仄起平收什么意思 仄声是一二声还是三四声

2024-11-1502:01:18综合资讯0

“鹅大师”近日在某场讨论中对一首诗的平仄规则提出了批评,声称其中的“春”和“真”在字面上缺乏对仗,不符合他自己理解的格律要求。这一观点引发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认为,所谓的“不对仗”只是“鹅大师”过于苛刻的个人标准,他的评判标准甚至被一些批评者调侃为“书呆子式”的死记硬背。到底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解析其中的奥妙。

“首句仄起平收”和“联尾仄起平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鹅大师”似乎混淆了二者的定义。他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显得过于简化,甚至有些人认为他的理解能力堪比儿童。更有评论直言,“鹅大师”其实是在装作懂行,实际上不过是南郭先生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到的“字对仗”,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词性对偶,而是指音韵的协调性和句式的规律。平仄作为古诗词中至关重要的音律系统,并非如“鹅大师”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它的四种正格句式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并非随意设定,而是根据汉字的发音特点来安排的。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就曾详细阐述过这一点,提出了“马蹄韵”的概念,即平声与仄声交替的音步。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平仄音调的科学解释,指出诗歌中的平仄音步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还是诗歌形式的灵魂所在。

具体而言,音步的规律是:平仄交替,每一对音节(如平平、仄仄)都有其固定的顺序,而这种顺序并非随意的,它们是经过长时间语言习惯积淀的结果。例如,启功先生在书法版的“马蹄韵”图解中,通过平平仄仄的交替模式,展示了汉字声调如何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形成诗歌韵律的美感。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格律诗的四种正格句型。首先是“首句平起仄收”,这种模式在首句的开头使用平声,结尾用仄声,并且没有押韵。例如,李峤的《风》一诗,首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就是一个典型的平起仄收的例子。

第二种是“首句仄起平收”,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首句开头使用仄声,结尾使用平声,并且通常会押韵。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便属于仄起平收。

第三种是“首句仄起仄收”,即首句的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仄声,这类句式不押韵。杜甫的《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仄起仄收的例子。

第四种是“首句平起平收”,这种模式的首句既以平声起头,也以平声收尾,并且通常会押韵。李白的《望天门山》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除了首句的四种基本句型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联尾”的音律。所谓“联尾”指的是诗歌第二句或对句的尾字与首句尾字之间的音律搭配。根据音律的不同,“联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仄起平收”,“平起平收”等,而这些不同类型的联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一个典型的“仄起平收”的例子。这里,第一句以仄声结束,第二句以平声收尾,构成了平仄相对的音律美。

“鹅大师”在批评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理解平仄规律的深层次含义,他把“首句”的平仄规则和“联尾”的平仄规则混淆了,导致了对古诗词格律的误读。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有人甚至调侃他是“蛮横自大的典型代表”,认为他对古诗的认知根本不够深入,反而通过误解来强加自己的标准。

理解格律诗的平仄规则不仅仅是对字面的把握,更需要深入到音韵的交替和句式的搭配中去。如果连“首句”和“联尾”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那么要想真正领略古诗的艺术之美,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