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在幼儿园学到的第一首古诗《咏鹅》开始,至今已经有数十年过去,尽管在这些年里我们学习了成千上百的古诗文,真正能够准确理解其中每一首诗意的人却并不多。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这番话有些过于夸张,毕竟曾经很多同学都能够熟记如《岳阳楼记》或《滕王阁序》这样的大篇幅文学作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不妨看两个常见的例子。杜牧的《山行》中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里的“坐”字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直接解释为“坐着”或“坐在”,但实际上,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表达的是因为喜欢枫林的晚景才停下车马的意思。再来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君子好逑”意味着君子偏爱追求美丽的淑女,但“逑”其实是“仇”的通假字,意思是“相配、合适”,因此整句诗的意思是:美丽的淑女和君子是非常般配的一对。
除了这两个例子,今天我还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南宋时期的文学评论家胡仔曾说过,这首词一出,其他的中秋词便显得黯然失色。这首词年年出现在中学的教材中,是必背的经典之作。在某期《诗词》节目中,参赛者们在与百人团的对决中抽到了这道题,题目是这样的:
苏轼名句“但愿人长久”中的“长久”指的是什么?
A. 亲情长久
B. 友情长久
C. 寿命长久
当时,百人团中有91%的选手答错了,他们选择了A或B,而正确答案其实是C——寿命长久。这个高达91%的错误率让主持人董卿和嘉宾康震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百人团的成员们一般都有一定的诗词积累,而这首诗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这也了许多人在学习诗词时的一个问题——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当时,他已经39岁,和弟弟苏辙已经有七年未见。那年中秋夜,苏轼独自一人在月下饮酒,直到天亮。他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远方的弟弟,同时也感叹自己仕途的坎坷,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对亲人深切思念的词。整首词的语言华丽,情感细腻,充满了浪漫的笔调,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心境。词中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展现了词人对月亮的向往;接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传达了他那种如同神仙般的超脱之感;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展示了他豁达宽容的心态。
尽管整首词表面上是在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但“但愿人长久”中的“长久”其实并非单纯的“长时间”或“永远”。它更深层的意思是希望亲人能够健康平安、长命百岁,年年如一日,岁岁安好。而“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一词,也常常被误解。根据汉语的词典,婵娟有四种意思:、优美的姿容、月亮、以及月饼。在这首词中,最合适的理解应该是“月亮”,虽然它也可以指代“”,但结合上下文,显然这里用的是月亮的含义。
当我们品味这些古诗词时,不妨深入挖掘每个字、每个词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古人诗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