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制碱法方程式(侯氏制碱法的化学方程式)

2024-11-1602:47:48综合资讯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制作面包或蒸馒头时常常会用到一种重要的成分,那就是碱。而在工业生产领域,碱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肥皂、玻璃、纸张、冶金等多个行业。令人意外的是,直到1926年,才打破了外国产品和技术对碱制品的垄断,成功依靠自身的力量,制造出高质量的纯碱。

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背后,离不开侯德榜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他为化工产业的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

20世纪初,化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刚刚起步。虽然人们早已从盐碱地和盐湖中提取纯碱,但这种方法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为了响应“富国强民”的号召,侯德榜毅然放弃了自己熟悉的铁路工程专业,转而投身化学工业。1921年,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受到了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回国加入了第一个纯碱厂——永利碱厂,并承担起了技术领导的重任。

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索尔维制碱法”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应用。回国后,侯德榜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深入研究索尔维法的技术原理,力求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为此,他不仅了西装,换上了工作服和胶鞋,还亲自深入现场,亲身体验那种高温炙烤下的艰苦条件。他深入到的石灰窑中,钻入油污遍布的下水道,进行现场调查和研究。带领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侯德榜在改进设备方面下足了功夫:从调整碳酸化塔的水管到重新设计分解炉,再到不断强化冷却系统,改造过滤机,并解决生产过程中频发的故障,他始终以无畏的探索精神、精益求精的细致态度和科学家的严谨标准,攻坚克难。

这些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由永利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这一成就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标志着在制碱技术上的突破。

侯德榜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在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精髓后,他继续深耕这一领域,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的制碱方法。他仔细研究了索尔维法中的不足,发现食盐中的钠与石灰中的碳酸根结合生成纯碱,而盐中的氯与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氯化钙,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由此,他大胆设想,能否将索尔维制碱法与合成氨法结合,寻求新的突破。

这一设想是否能实现,最终还得依靠实践验证。于是,侯德榜带领团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从一次试验到两次、十次、百次,直到五百多次的实验,他与团队共同分析了超过2000个样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反复,他们终于成功将设想转化为现实。

这项新技术的诞生,极大提高了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98%以上的高利用率。除了节约了三分之一的设备和原料外,它还有效解决了废液污染问题。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还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高度评价。1943年,化学工程师学会正式将这一技术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至今,“侯氏制碱法”依然在全球制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侯德榜的卓越贡献,令世界为之瞩目。英国皇家学会特邀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相继授予他荣誉会员的称号。尽管荣誉纷至沓来,侯德榜依旧保持着谦逊与低调,他曾深情地说:“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