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写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她一直在使用印象笔记来构建自己的素材库,库里积累了3000多条笔记。按照常理,素材库如此庞大,写文章应该能够得心应手、轻松流畅,然而每当她开始写作时,依然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资料而感到焦虑和崩溃。
她的笔记方式非常混乱,查找资料就像是在乱糟糟的仓库里找一块干净的布,尽管信息明明都在笔记本中,却始终记不住具体的存放位置,导致每次写作都变成了一场折磨。
很多初次使用印象笔记的人常常犯一个错误:为了整理而整理,他们随意创建新的笔记本,乱七八糟地分类,结果等到需要查找资料时,依然会因为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而感到沮丧,最终有可能放弃写作。
大脑擅长思考,而不是记忆。牛顿在树下看到苹果掉下来,瞬间产生了伟大的物理学发现。而即便是伟大的科学家,早晨出门时也可能忘记带钥匙。大脑是非常聪明的,问题在于,是否真正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它?
我曾经参加过一门关于印象笔记的课程,其中讲解了如何科学地搭建笔记本与标签系统,这些方法我觉得非常实用,今天分享给你。在我们开始构建笔记本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印象笔记的整体框架,它的笔记本系统可以分为四个核心部分:收集箱、创作、项目、归档。
0 - 收集:
这是收集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的地方。
1 - 创作:
Cards: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和提炼。
Writings:将提炼的信息进行完整的输出。
2 - 项目(进行中的工作):
记录正在进行的项目、主题研究或活动。
3 - 归档(已完成的部分):
将已完成的笔记和项目归档,整理成一个闭环。
在构建笔记本时,可以参考GTD(Getting Things Done)原则,它是一套清晰的清单管理系统,包含项目清单、下一步行动清单、未来可能清单和日程表。在这个系统中,项目和下一步行动是最重要的,它们构成了一条条清晰的任务清单。而一个高效的应用程序,就是能够帮助你管理这些任务清单的工具。
执行任务时,我们常常按照批处理的原则,将类似的任务集中一起处理。比如集中打电话、集中写邮件,出门时尽量将所有需要外出办的事情一起完成。
根据情境的不同,任务的分类和排序方式也需要灵活调整。你可以根据方式、地点、精力、人物等维度来整理任务清单,从而提高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清单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属性关联。
建立笔记本之前,首先要清理掉原有的笔记本,进行一次“断舍离”。所有过时或不再需要的笔记,要放进一个叫做历史的笔记本,剩下的内容经过整理,就像是一个个藏宝箱,等待你再次挖掘。
笔记本结构:知识的创造流程
四个核心笔记本组共同协作,帮助你的写作过程更加顺畅:
收集:日常有意识地收料。
创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初步的想法。
项目:进行中的创作项目或文章。
归档:完成的项目和文章。
对于创作来说,笔记本的构建可以根据写作的流程进行设计。比如:想法立项、片段、草稿、已发表、写书规划和写书心得。如果某个灵感突然冒出来,可能会变成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就可以在“想法立项”中建立一个新的笔记。如果这个想法只是为某篇文章提供素材,也可以放在“想法立项”中。整个笔记本的结构是:收集、创作、项目、归档,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作流。
所有的收集工作都是为了后期创作和项目推进服务的。与当前创作无关的信息要及时放弃,避免打乱注意力的集中。我们的大脑一次最多能处理3到5个信息组块。比如手机号码138-3222-xxxx,通常我们会将它分为三个部分,便于记忆。超过四个组块,记忆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在分类信息时,我们要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少分类,多搜索。
在笔记本分类时,尽量避免创建过多的笔记本。保持笔记本数量的简洁和清晰,最好不超过四个笔记本,或者最多五个笔记本组。这样做有助于大脑更容易记住各个笔记本的位置,提高检索效率。
笔记本命名时,可以使用数字编号,这样可以快速跳转。为了视觉上的统一与美观,我将笔记本的英文名称和中文解释通过竖线分开命名,这样整个笔记本的结构清晰、简洁大方。
标签分类
标签的分类与笔记本的分类略有不同,它属于“一对多”的分类方法。每条笔记可以有多个标签。标签提供了另外一个分类维度,与笔记本的分类类似。唯一的不同是,标签的灵活性更强,可以一次为一条笔记添加多个标签,从而在海量信息中进行高效的检索。
为了确保标签分类不重复且不遗漏,可以参考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互斥且完全穷尽)。简单来说,标签需要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标签分类后,为了便于信息的快速调用,我们可以使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杜威分类法采用三位数字作为分类标识,能够准确穷尽分类的各个方向,确保分类清晰有序。
比如:
#100 学习类
#200 生活类
#300 工作类
对于写作类的任务,我们可以将任务细分,给每个写作要素打上标签。比如文章的开头、结尾、金句、过渡等。
如果不确定如何为标签分类,可以使用5W1H思考工具,它能够帮助你深入分析问题,明确写作的核心要素。
What:我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Why:为什么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When:这个问题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需要在什么时间内解决?
Where:从哪里入手?在哪个场景下处理?
Who:我可以向谁求助?谁会受到影响?
How:如何解决问题?有没有更高效的方式?
在进行印象笔记整理时,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记住,笔记本和标签没有固定的最好分类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印象笔记帮助我们通过流程化管理,让注意力能够集中在一个点上,从而高效完成写作。
每天坚持写作,每次都使用印象笔记来辅助你的写作流程,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流畅,逐渐你会发现自己离写作的神坛又近了一步。
玩转印象笔记的核心原则就是:少分类,多搜索。
三个步骤:
录入新素材时,问自己这个素材应该归类到哪里。
一次只处理一个项目,集中精力,保护稀缺的注意力。
多用思考工具,帮助理清思路。
希望这些印象笔记的整理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写作的路上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