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鬓已斑 人在天涯鬓已斑什么意思

2024-11-1801:23:08综合资讯1

刘著,北宋末年著名诗人,靖康之变后随宋朝皇室至金国。虽身处异国,他依然心系故土,笔耕不辍,尤其擅长诗词创作。《鹧鸪天·雪照山城寒》是他唯一传世的词作。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他对爱人深沉的思念,也透过细腻的笔触,流露出对故国的无尽怀念与离愁。

在北宋后,许多士人随同一同迁至金国。此时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痛惜与思念,时常感受到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刘著也不例外,他在金国仕途虽顺,最终官至忻州刺史,却始终未被金朝正式记载传世。直到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中州集》和《中州乐府》里,才有了对刘著事迹的记载。他自号“玉照老人”,与当时的书画家吴激有着深厚的交情。

《鹧鸪天·雪照山城寒》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对恋人的思念,但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其中深藏着对故国的怀念。刘著通过这首词传达了自己内心的痛楚与孤独,展现出他对故国南疆的深情厚意。

鹧鸪天·雪照山城寒

雪照山城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 宋·刘著

词的开头便带着一股冷冽的气息,“雪照山城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勾画出一幅寒冬凛冽的边塞景象。此时的刘著已远离故土,置身于金国,冬季的北地更让他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寒意。“雪照”、“羌管”这些词汇是北国特有的景象,温暖的江南绝不可能有这样冷冽的气候和哀怨的笛音。作为一位生于江南的士人,刘著在严寒的北方,心情难免涌上一股浓烈的思乡之情。那一声凄凉的羌管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他对家乡的无尽怀念。

接下来的“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与岁月的流逝。梅花的开落,见证了时光的变迁,而他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已经鬓发斑白,依旧无法回到故土。与陆游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相比,刘著的孤独与无奈显得更加深刻与沉痛。时光流转,他心中的故乡依旧鲜明,但自己却再也无法触及那片曾经亲切的土地。

紧接着,词中描写了夜幕降临后的景象:“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夜空中繁星点点,月色如洗,浩渺的银河倒映在他杯中的液体里。此时的刘著,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银河倒映在杯中,也让他想起了李白的名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这正是他此刻的心境——漂泊的“迁客”,无家可归,心中充满对故土的渴望与哀伤。虽然手中杯中倒映的银河让他暂时忘却忧愁,但这一杯酒,也似乎只能暂时抚平那颗永远漂泊的心。

最后的“翰林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则流露出刘著内心深处对爱人和故国的双重牵挂。这里,刘著引用了欧阳修的典故,欧阳修在第一次见到王安石时,曾用“翰林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来赞美王安石的才华。而刘著则通过这句话,暗自将自己与李白、王安石等大诗人相比,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对故国、对爱人的深厚情感。这里的“吴姬”,或许不仅仅是他心爱的女子,也可能象征着他心中那片无法回归的故土。无论是对爱人的思念,还是对故乡的眷恋,都交织在这一句深情的表达之中。

刘著的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他的孤独、失落与思念传达得淋漓尽致。词中既有对爱情的深情款款,也有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情感的层次丰富而深刻,使得这首词不仅是刘著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许多士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