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无法想象,凌晨三点,一些年轻人为了消磨时光,竟会沉迷于观看“挤痘痘”或“刮肥皂”等看似枯燥的短,并且他们还会觉得这些非常放松解压。某短平台上,与“解压”相关的累计播放量已突破940亿次,这一数据令人惊讶,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看似简单甚至略显无聊的,真的能起到解压作用吗?它们的解压效果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大部分受欢迎的解压都集中在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摧毁类”,例如挤痘痘、捏方便面;第二种是“秩序类”,比如清理房间、修整杂物;第三种是“慢生活类”,例如火焰燃烧、宠物活动等。
那么,为什么这三种类型的能有效缓解压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压力产生的机制。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扎勒斯曾提出压力的三因素模型,他认为,当外界的刺激事件超出个体的承受能力,打破了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平衡,就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拉扎勒斯的模型包括三个核心因素:压力源、应对能力和压力反应。压力源指的是所有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因素,如繁重的工作任务、人际冲突、过高的自我要求等;应对能力则是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指个体如何处理、应对这些压力;而压力反应则是指由压力引发的身体反应(如胃痛、头痛等)、行为反应(如过度消费、逃避等)以及情绪反应(如易怒、焦虑等)。当压力源过多,而个体的应对能力不足时,压力反应便会愈加明显。要有效缓解压力,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来看“摧毁类”,它不仅帮助人们宣泄情绪,还蕴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当压力源过多,特别是在面临经济困境、人际紧张等多重压力时,这些外部压力就像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令人感到愤怒、焦虑甚至绝望。在这种情况下,摧毁压力源似乎是最直接的解脱方式。摧毁类通过呈现人们潜意识中想要、消除压力源的愿望,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释放感。比如,挤痘痘或者捏方便面,虽然这些行为看似简单甚至幼稚,但它们实则投人们想要消除压力源的潜意识。无论是传统的心学,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都指出,外部世界往往是内在心理的映射。这类,虽然表面上只是摧毁一些小物件,但它们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对压力源进行“”的一种体现。
“秩序类”的解压作用则与压力模型中的“应对能力”密切相关。为什么许多人会喜欢观看房间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或者看到一堆杂乱物品被规整的呢?这种类型的能带来一种强烈的控制感,让人产生“我能掌控一切”的幻觉。即便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行为——如整理桌面、铺设地砖,观众也能立刻看到结果反馈,这种即时的成就感给人一种掌控现实的感觉,从而帮助人缓解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控制感对缓解压力至关重要。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是在一所养老院进行的,研究人员将老年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老人可以自由安排日程并有权提出对养老院管理的不满,B组则完全没有自,只能被动接受安排。结果显示,A组老人比B组老人更积极乐观,18个月后,A组的死亡率为15%,而B组则为30%。这一实验表明,感知到的控制感显著降低了老人的压力水平和焦虑感。
另一个针对老鼠的实验也揭示了控制感的重要性。实验中,即使老鼠无法通过转动一个避免,但只要它们有能力控制这个的运动,它们的压力水平就明显低于没有的老鼠。类似的,尽管整理房间、排序杂物的看似枯燥乏味,但它们带来的控制感,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和压力缓解。
我们再来看看“慢生活类”。为何这类也能起到解压效果?答案在于它们改变了我们对压力的反应模式。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人通常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安,而“慢生活”类则能带给观众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这些大多以慢节奏的日常生活、田园风光为主题,内容简单且缓慢,具有一种远离现活压力的治愈感。
这种放慢节奏的方式,与正念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念疗法倡导人们放慢步伐,关注当下的每一刻,从而减轻焦虑感和压力感。正念疗法认为,人类的大脑有两种模式:行动模式和存在模式。行动模式驱使我们不断追求目标、关注结果,而过度的目标导向则会引发持续的焦虑。而存在模式则鼓励我们放慢脚步,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感受自己的情绪和体验,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从压力的三因素模型来看,解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但也需要警惕,过度依赖短来解压可能会产生逃避现实、沉迷其中的副作用。要想真正有效地减轻压力,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减少压力源、提升应对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控制感,采取更为科学的减压方式,比如运动、正念冥想、社交互动等,只有从多个角度入手,才能更全面地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