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杭州的街头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那股甜美的气息总是能勾起人对美食的向往,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我,突然想起了桂花酒酿圆子和桂花糯米藕,这两道秋天的美味,仿佛就在空气中萦绕。
而桂花作为秋季的代表性食材,赋予了我烹饪的灵感。昨天,杭州夏衍小学的几位小朋友送来了他们亲手制作的菜谱。这些菜谱不仅详细记录了做菜的步骤,还有活泼的手绘插图,简直萌化了我的心。
在这些手绘菜谱里,除了能找到桂花糯米藕的做法外,还有一道令无数家庭讨论的经典菜肴——番茄炒蛋,究竟是先炒番茄还是先炒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成了许多人做菜时的“世纪难题”。
其中,406班的高子涵同学制作的桂花糯米藕菜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光是从她的手绘菜谱中,我似乎都能嗅到桂花的香气,感受到藕的软糯和甜香。
在这本菜谱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菜就是番茄炒蛋。简单的介绍下,究竟应该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呢?
这些小小的菜谱不仅是孩子们的创意表达,也是他们对美食的真挚热爱。那我们就一起通过这些小朋友的作品,来学习如何制作这些美味的菜肴吧!
菜谱的背后:从烹饪到美学
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会开始做菜谱呢?夏衍小学校长助理章弢老师告诉我,早在2014年,学校就开设了“菜篮子的味道”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屋顶菜园的种植,了解并传承本地的农耕文化。
而从上学期开始,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推出了“菜的美学馆”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如何辨识农作物,还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们从审美的角度感受农作物与农耕文明的美好。
在“菜的美学馆”系列活动中,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了“创意菜谱秀”活动,这便催生了眼前这些生动有趣的手绘菜谱。每一页画得如此精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画中的蔬菜水果仿佛都在向人招手。而更有趣的是,这些小朋友并不仅仅是画画,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掌握了做菜的技巧。
高子涵同学向我分享,她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做的“桂花糯米藕”。她原本并不喜欢藕,觉得藕中的丝很难吃,传统做法的口感也无法让她接受。直到有一天,妈妈为她做了桂花糯米藕,她才惊喜地发现,原来藕也可以这样美味。通过这道菜,她不仅喜欢上了藕,更爱上了做菜。
她还告诉我,做这道菜的关键在于耐心。糯米填入藕孔并不难,最难的是蒸藕的时间,如果心急,时间不够长,糖的清甜就无法充分渗透,藕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却充满了期待。
通过做菜,她还学到了很多关于食材本身的知识,比如苋菜蒸煮后的汤汁会变成红色,这使得她在做菜时可以更好地搭配色彩,提升菜品的视觉美感。她还发现,做菜的过程也能培养自己的耐性,做好的菜肴带来的成就感让她感到无比自豪。
亲身体验,带来创意与灵感
屠乐轩同学也有一个有趣的做菜故事。她的“电饭煲土豆焖饭”灵感来源于一次去亲戚家的访问。那时她看到亲戚将炒好的土豆和汤汁倒入电饭煲,和米饭一起焖煮,她顿时觉得非常新奇。第一次尝试后,她便爱上了这道菜,饭粒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吃上一口,满口的鲜美。
屠乐轩说,那顿饭的美味让她惊艳不已,甚至吃了好几碗。为了不再错过这种美味,她向亲戚请教了制作技巧,回到家后自己动手做了起来。她表示,以前觉得做饭麻烦,现在却从中找到了乐趣,并开始主动分担家务,帮奶奶减轻做饭的负担。
方芮涵同学则将自己的最爱“芋圆”做成了菜谱。虽然她原本并不喜欢红薯和芋头的口感,但将它们与木薯粉混合后,口感变得更加有嚼劲。她的菜谱不仅详细标明了每种食材的分量,还特别注意了不同食材的差异,比如红薯和紫薯的淀粉含量不同,制作时木薯粉的用量也有所不同。
农田经验,开启新的视野
虽然这些小朋友们对烹饪如此得心应手,但在种植方面,他们和其他小学生一样,缺乏实际经验。对农作物的认识,完全得益于学校的屋顶菜园和“菜的美学馆”课程。
方芮涵就曾经觉得花生是长在树上的,直到亲手去学校的屋顶菜园采摘花生时,她才发现花生原来是埋在土里的。而屠乐轩也是在采摘黄瓜时,才发现黄瓜的外表是带刺的,她的手就被黄瓜的刺扎了一下。
这些亲身体验让孩子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活动,从了解农具开始,到自己亲手收割、采摘蔬菜,再到义卖蔬菜,逐渐形成了对劳动的理解与尊重。
周槿怡同学就从一次采摘番薯的经历中,打破了自己曾经对泥土和劳动的偏见。她曾经有洁癖,但那次亲手挖番薯后,她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甚至开始享受泥土的触感。她也表示,自己开始关心学校菜园的生长情况,并关注每周四广播里关于菜园的更新。
劳动与美学的融合
郑明同学的收获也不小。通过“菜的美学馆”课程,他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农耕和蔬菜的知识,尤其是苦瓜的营养价值让他改变了对它的看法,甚至开始愿意吃妈妈做的苦瓜。他最喜欢的活动是义卖蔬菜,他从中学会了如何通过劳动帮助他人,也更加珍惜粮食,学会了不浪费。
章老师总结道:“美学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它还包括劳动的美、知识的美和品格的美。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学会如何种植和烹饪,还能从中体会到劳动背后的精神,理解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并自发地愿意投入到劳动中。”
这些孩子们通过亲身的实践,已经不再是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旁观者,而是活跃在生活中的小小“美学家”,他们的心灵在劳动和创造中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