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
唐代 ·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传说他在七岁时便写出了这首诗。骆宾王被誉为“神童”,是“初唐四杰”之一,虽然这首诗并不包含复杂的哲理或深刻的思想,但它却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鹅的形态与动态,展现了小小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童真。
故事发生在骆宾王童年时,他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某天,一位客人来访,和他聊起一些问题。骆宾王答得流利自如,客人对此大为惊讶。后来,当他们一同走到村外的池塘边时,池塘里正游弋着一群白鹅。客人指着这些鹅,随口让骆宾王以鹅为题作诗。骆宾王思索片刻,便脱口而出,创作了这首《咏鹅》。
诗的开头用三个“鹅”字连续反复,仿佛是鹅的从远到近传来,渐渐描绘出鹅那优美的“曲项”与向天歌唱的姿态,表现了它们在水面上欢快游动的情景。整首诗将鹅的形态与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读者能听到它们的,看到它们的身影,甚至感受到水波的荡漾,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骆宾王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鹅的形象赋予了一种活泼与自信的特质,表现了他那时童心未泯、天真烂漫的个性。虽然诗的语言简洁,却充满了与生活气息,把日常的景物转化为富有艺术感的形象。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活力的春日池塘,听到了鹅的欢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咏鹅》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而纯净,节奏感十足,像一首轻盈的歌谣,流畅而优美。它用简单的词语传达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
尽管诗人年仅七岁,但这首诗却用不到二十个字,将视觉与听觉、静止与运动的元素完美融合,细腻地呈现了鹅的形象,也流露出他对春天和自然的深情。这首诗虽短小,却留下了不朽的文学印象,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