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的来历故事

2024-11-2002:00:23综合资讯0

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破五节”。这一天,在民间流传着一些特殊的习俗,比如吃饺子、避免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随便出门走动等。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春节和正月初五这两天,吃饺子成为了几乎每家每户的固定节目呢?

吃饺子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根据传统,饺子一般会在除夕的夜晚,在12点前包好,等到子时,即农历正月初一的零点时分一起享用。这个时刻象征着“岁月交替”,因为“子时”与“饺子”的发音相近,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团圆和好运的到来。

关于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流传着几个不同的传说。其一,饺子象征着盘古开天辟地,战胜混沌。其二,则与“浑囤”一词的发音相近,意味着粮仓满盈,预示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是与女娲造人传说有关。根据这个传说,女娲用黄土捏形,因天气寒冷,黄土人容易失去耳朵。为了防止耳朵掉落,女娲在耳朵上打了个,用细线把耳朵绑住,而这根细线的另一端正好放在嘴里咬住。为了纪念女娲造人的伟大功绩,民间便用面团做成耳朵的形状,包上馅料,象征着“捏住耳朵”,然后再咬着吃,表示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

但如果问到为什么正月初五也要吃饺子,那就要提到“破五节”的传统了。正月初五,又叫“破五”,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之一。春节期间的禁忌和禁忌的时间基本已经过去,大家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破五”这天吃饺子,古人称之为“捏小人嘴”。有一种解释是,初一到初五期间,民间存在着许多禁忌和注意事项,这段时间里人们大都保持安静、不做过多的举动。而“破五”之后,所有的禁忌就都可以解除,人们便开始享用饺子,庆祝节日的结束。在天津以及周边的部分地区,如河北沧州一带,仍保留着一种习俗:包饺子时特意捏住饺子的嘴巴,寓意着让那些“坏小人”闭嘴,来年不再说坏话。

春节和正月初五吃饺子的习俗,蕴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祝愿,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吉祥和丰收的美好向往。

(齐鲁·齐鲁壹点 记者 康鹏 综合整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