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千百年来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每年腊月二十三一到,家家户户便开始了大扫除,悬挂春联,贴上年画,准备年夜饭,守岁看春晚,还有那必不可少的吃饺子、拜年、逛庙会等一系列传统活动。对于一家人来说,春节是团聚的时刻,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是对过去一年辛勤努力的回报,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小辈们往往是最为开心的。他们无需担心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也不用听到成年人的唠叨,整天尽情地享受吃喝、嬉笑打闹的乐趣。最让孩子们高兴的,莫过于长辈们派发的“压岁钱”了。这些“压岁钱”不仅带来了一时的快乐,还能解开心头的一个个小愿望——图书、玩具、糖果等全都不用愁。
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压岁钱”不同,最早的“压岁钱”并非流通货币。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人们称之为“压胜钱”,或称“大压胜钱”。这些“压岁钱”并非像现代的金钱那样用于交易流通,而是一种具装饰性的物品,通常是一些钱形装饰品,既具有观赏价值,也能作为佩戴饰品。它的正面往往刻有祝福性的吉祥话语,例如“四季平安”、“去殃除恶”、“百毒不侵”等,而背面则常常铸有象征吉祥的图案,如龙凤呈祥、双鱼戏水、蝙蝠捧寿等。
到了唐朝,春节成为了“立春日”的重要节庆。宫廷内的风俗中,最具特色的是“春日散钱”。在《资治通鉴》一书中,曾记载了唐玄宗在立春日给贵妃送洗儿金银钱的故事。这些“洗儿钱”不仅是祝贺和喜庆的象征,还有辟邪驱魔的功能。尽管如此,这种节庆习俗最初只是宫廷的专属,还未在民间流行开来。
据传,古人曾谈到有一种叫做“祟”的妖怪,它会在除夕夜悄悄出没,趁着黑夜侵入百姓家中,熟睡孩子的头,会让孩子患上头痛、发烧,几天后孩子就会变得愚笨。为了驱逐“祟”,人们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点燃灯火,通宵不眠,这也就是“守祟”之意。
有一年,一对老夫妻在晚年得子,感激天赐的儿子,倍加宠爱。除夕夜,夫妻俩为了防止“祟”侵扰,特意拿出八枚铜钱逗孩子开心,自己则守在床边。夜深人静时,突然一阵寒风吹过,幽灵般的“祟”悄悄潜入屋内,打算摸孩子的头,却突然被铜钱发出的光芒惊吓得四散而逃。几天后,这个故事在村里传开,大家纷纷认为,正是这八枚铜钱起到了保卫孩子、驱逐邪祟的作用。“八枚铜钱”被认为是八仙显现,保护孩子的。而因为“岁”与“祟”同音,人们便把“守祟”演变成了“守岁”,并在大年三十夜给孩子发铜钱,以保他们平安无事。
到了宋元时期,春节的日期由唐朝的立春日改到了正月初一。随之而来的,便是旧有习俗的迁移和演变。人们开始在春节时向孩子赠送铜钱,既是祝愿孩子平安、快乐,又是希望这些铜钱能带来好运。这一风俗从此得以延续,成为了民间春节不可缺少的习惯。而“压岁钱”这一名词,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正式的使用。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有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那时,铜钱常常被用彩绳串联成龙形,成为孩子们的装饰品。这些钱不仅象征着辟邪祈安,也彰显了长辈的爱护与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逐渐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且不再是装饰品或辟邪。到民国时期,压岁钱早已丢掉了其原本的文化意义,变得更具实用性和流通性。人们在除夕夜向晚辈赠送压岁钱,通常还会附带一些吉祥祝福,比如“长命百岁”,或者“本利双全”。
进入现代,纸币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压岁钱也由此成为了流通的钱币。如今,人们甚至会用连号的纸币作为压岁钱,寓意“好运连连,节节高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兴起也让“压岁钱”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币,变得更加便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压岁钱的传统含义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长辈们往往为了面子或者给孩子们更多的压岁钱,心力交瘁,而孩子们也开始以“拿到更多压岁钱”为目标,逐渐忘却了感恩与分享的意义。今天,压岁钱的数额有时已成为家庭的一种负担,而失去了最初那份简单纯粹的祝福。
实际上,压岁钱最初的意义并非如此,它代表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祝福,是一种心意的传递。回归到最初的本质,压岁钱才能真正承载它应有的文化价值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