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时间的划分与今天大为不同。我们今天所说的24小时的“太阳日”,是基于地球的自转和日升月落来定义的。在古代,人们并未认识到这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之间的关系,因此并没有明确的“太阳日”这一概念。人们常常是以日出到第二天日出的周期为标准,分为十二个时辰,这便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而所谓的“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等等,其实也是古代对于夜晚时辰的划分。每一更天对应的是不同的时段,它们分别是:戌时(7点到9点)、亥时(9点到11点)、子时(11点到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到)、寅时(凌晨到5点)。那么,为什么古人会有“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的说法呢?
在古代,晚上7点到9点的时间段,我们现在通常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共度时光。无论是与家人享受晚餐后的闲暇时光,还是在外散步聊天,这段时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古人也一样,这时正是他们一天劳作后的放松时光,称为“黄昏”,这时太阳刚刚落下。农民刚结束白天的农活,文人刚放下书本,大家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夜晚时光。这一时段活动的多是普通百姓,所谓“一更人”,正是指的这些在此时刻依旧活跃的日常人群。
到了9点到11点,也就是所谓的二更天,古人称其为“人定”。天色已黑,白天的事情大都处理完毕,这时许多人开始准备安静地入睡,为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积力。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电灯和照明设施,若有任何未完的事务,只有点燃灯火继续工作。那些深夜还在坚持的勤奋者,正是所谓的“二更火”,他们的灯光见证了无数人的努力与奋斗。
当夜半时分到来,即子时(11点到1点),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三更天”。在古代,许多人信奉神鬼传说,认为这个时段是阴气最为浓重的时刻,各种妖魔鬼怪活跃此时。许多流传下来的鬼故事、灵异事件,大多发生在这神秘的时辰。由于古人普遍,普通百姓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避免外出,怕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三更时分若有人出行,多半不是活人,这便是传说中的“三更鬼”。
进入四更天,即丑时(1点到),这一段时间在古人看来,是公鸡开始打鸣的时刻。实际上,这时公鸡还未必鸣叫,而人们和家禽都在深沉的睡眠中。小偷便利用这个时机,潜入民家行窃,以避免因打破宁静而被发现。也正因如此,“四更贼”的说法便应运而生。
五更天,即从凌晨到5点,这段时间又被称作“平旦”。早起的人们在这时分已开始一天的活动,勤奋的读书人早早开始研读书籍,习武的人在院中练剑弄枪,而也早已准备好,赶赴宫中参加早朝。在农村,鸡鸣声响起时,天色渐亮,这正是一天的开始。虽然公鸡在四更天就开始有所动作,但五更天才是它们真正开始高歌的时刻,这时的鸡鸣既是黎明的标志,也是新一天的开始,振奋人心,激励人们迎接新的一天。这便是“五更鸡”这一说法的由来。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作息。古人对时间的安排井井有条,夜晚的各个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与象征。而如今,我们的作息规律已不再如此严格,很多人选择晚睡晚起,甚至到深夜才入睡,白天才开始活动。那么,如果他们生活在古代,是否也会被视为“鬼”或“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