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中,边际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这一概念揭示了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例如,生产一辆汽车的初期成本往往很高,但当生产数量增加时,边际成本逐渐下降。比如,生产第101辆车的成本通常会比第1辆低得多,而生产第1万辆汽车时的成本更低。这种现象主要由规模效应所导致。尽管如此,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展,边际成本也可能上升,原因在于机会成本的存在。举个例子,在生产新一辆车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多昂贵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本来有其他更高效的用途。为了实现边际收益的最大化,企业通常会寻求用最少的资源来生产更多的商品。
边际收益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边际收益通常等同于商品的价格。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例如垄断竞争),边际收益则低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其原因是,为了出售额外的单位商品,商家必须降低价格。这使得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的价格与销售量之间呈反比关系。若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即销量的增长比例大于价格下降的比例,那么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总收益也会增加(尽管增幅可能小于销售量的增长幅度)。尽管总收益增加,平均收益却会下降,边际收益逐渐趋近于零。相反,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总收益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收益下降的速度也会加快,甚至边际收益可能变为负数。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满足感。换句话说,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增加量。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指的是商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时获得的满足感。例如,吃一块面包会带来物质上的满足,观看电影则能提神上的愉悦感。效用完全是个体主观的感受,因而它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等人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此后,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等人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其成为资本经济学中重要的价值理论之一。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它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角度出发,解释了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商品的价值是消费者对商品效用的个人评估,且这种效用会随着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而逐渐递减。边际效用即为消费最后一单位商品时所带来的效用变化,这一效用通常是最小的,代表了商品的价值尺度。边际效用价值论也提出了市场价格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市场中,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主观评估达成平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