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台式电脑主机已经有好几年没动过了,记得上次打开时,发现主板上的商标还清晰可见,上面写着2011年1月,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这台机器的配置大概如下:
主板:华硕M4A77TSI
CPU:AMD Athlon X4 641
显卡:索泰 GTS 450
内存:金士顿 4GB + 2GB(4GB 是当时内存价格降得很便宜时加上的)
硬盘:西部数据 500GB
显卡拆卸后才想起来没拍照
这台电脑当时是在八达电脑市场配置的,记得还要专门去电脑城挑配件,那时候比现在麻烦多了,毕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而且还得忍受商家各种推销。主板的接口现在都已经有些斑驳了,幸好我每隔一段时间会打开机箱清灰保养,维持得还算不错。
这几年里,我也做了一些升级。给它加了一个128GB的SSD作为系统盘,之后在2015年11月,我又把老旧的索泰GTS 450显卡换成了技嘉的GTX 750 Ti(型号是 GV-N75TOC-2G)。当时是在京东搞活动,原价799,算上优惠券后好像花了729元还是739元。显卡换好后,我用鲁大师测试了一下性能,结果却没有太大改善。之后跟一位老朋友请教才知道,主要是因为CPU和内存限制了显卡的发挥。
于是,我开始计划升级整个系统。我打算换个新芯片,网上查了一下,2000元应该够了。于是跟老婆商量,准备给自己发个年终奖,她倒是同意了,但是有个条件——她也要4000元年终奖。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她,用2000元换2000元,换来了升级所需的2000元预算!(虽然有点心疼,但总算是为了自己心仪的硬件。)
我认真检查了原机器的配置,发现CPU、主板和内存条都该换了。原配的电源是450W的,暂时还够用。机箱嘛,反正就放在角落里,勉强还能用,继续服役。
有了预算后,我开始决定到底是选1151接口的新平台,还是1150接口的老平台。因为之前没用过Intel的处理器,所以决定体验一下Intel平台。虽然新平台稍贵,但综合考虑性价比,最终还是决定选1150接口的老平台。
所有硬件都在京东购买,结合了各种优惠券和分期白条,最后的总价和淘宝比起来便宜了不少,最多相差三十到五十元。
CPU:i5-4590,京东价格1359元,使用京东券满1000减60元,再加白条券满1000减50元,最终花了1249元。淘宝的价格差不多,但我更喜欢在京东购物,感觉靠谱一些。
主板:华擎(ASRock)玩家至尊B85杀手版主板(Intel B85 / LGA1150),京东价格549元,使用微信端的京东券300减30元,再加白条券199减10元,最终只花了509元,送了一款酷冷至尊的散热器,比淘宝稍贵十元。
内存条:芝奇(G.Skill)RipjawsX系列DDR3 1600MHz 8GB,原价249元,最近京东降价到229元,用券后花了224元,京东还退给我20元京东豆作为补偿。
第二天,我收到了所有硬件,迫不及待地拍了集体照。
包装里的CPU附带了一个原装风扇,我觉得造型不怎么样,就决定不再使用它。相比之下,内存条的外观更为亮眼,金属散热片的设计让它看起来比以前的裸条更有质感。
主板一打开,做工确实很扎实,红黑配色的设计也很符合我的审美(虽然装好之后它几乎不见光了)。主板上的接口挺多,不过我有独立显卡,这些接口其实用不太上。
主板上还有一堆功能性设计,像是Realtek ALC1150音频芯片,支持7.1声道音效,差分放大器和高保真DAC,可能又得换音响了,但我打算先忽略这些。还有 Killer 2200网卡,号称网游利器,但我觉得网络体验还是得看宽带的质量。
主板有两个显卡插槽、四个内存插槽,还有四个SATA3接口,算是非常实用。
装机过程中,我有点儿不小心,前几天不小心把一台笔记本烧坏了,想着能把里面的SSD换到台式机用。文件拷贝过程中,小宝贝来“捣乱”了,一边跑一边问:“爸爸,这个也要转吗?”那一刻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经过半个小时的文件拷贝后,我终于开始装机了。虽然装机本身不复杂,但线材整理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老机箱不能走背线,线缆摆放得有些凌乱,但幸好机箱的盖子能遮住,眼不见心不烦。
所有硬件装好后,我迫不及待地跑了一次分数测试,结果明显看出性能提升。由于换了CPU、主板和内存,显卡的性能表现也得到明显提升,硬盘的速度也有所提高。内存从原来的两根条换成了一根8GB的大内存,还可以继续加条,开启双通道。
终于,我也体验了一下Intel的CPU,感觉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