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第一天上午,我们先到访了全球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坊,感受了那种现代与传统交织的氛围。随后的计划是前往虹口区,探访鲁迅的故居。上海的交通便捷,地铁纵横交错,从繁华的静安区出发,转眼间便进入了绿树成荫、宁静的虹口区溧阳路(原名狄思威路)。这座城市的地下交通网密如蛛网,十分方便,尽管部分地铁站仅能用现金购票,这给部分旅客带来不便。我在站里遇到一个焦急的旅客,他急着赶火车,却因为没有带现金而焦虑不已,想要买票却始终没有办法,这一小插曲只能先放一放,待以后再说。
虹口区内的四川北路、山阴路、溧阳路、多伦路和黄渡路一带,是上海许多文学名人的故居。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叶圣陶等文化巨匠,以及左联作家丁玲、柔石等,都曾在这里栖息和开展文学活动。这一带也被称为“海上旧里、文博街市、休闲社区”。在这片区域,依旧能看到许多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老式建筑,以及典型的石库门住宅群,如丰乐里、永安里、景云里等地,仿佛一个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上海独特的海派建筑风貌。
走进鲁迅故居,看到墙上挂着瞿秋白的画像,旁边附有他的话:“真理的光辉,终究会穿透黑暗。”瞿秋白曾在附近的山阴路居住,曾多次在鲁迅家中避过危险。夏衍的画像也在墙上,旁边写着他的名言:“虽然风雨不断,但太阳终会出来。”这些画作和名言不仅承载了历史的回声,也让人对那段时代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先生的藏书室旧址,虽然这里的藏书已经转移到北京的鲁迅故居保管,但在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在这里收藏了约6000册书籍。尽管如今没有藏书,但依然能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印记。
到了中午,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小店休息,顺便解决午餐。我们点了两杯咖啡、一块蛋糕和一个面包,虽然这顿小资但并没有吃饱。于是,丈夫提议去找点更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正巧在街角看到了一家不起眼的小点心店,名字叫“万寿斋”,店面虽然小,两间房的大小,却人气十足。中午时分,店里依然座无虚席,我们也决定进去尝一尝。
进门后,菜单被挂在木牌上,一目了然。我们决定点一笼鲜肉小笼包,菜单上写着16个一笼,看起来分量足,价格合理。接着,犹豫该点哪种馄饨时,店员主动推荐了半碗三鲜半碗菜肉的组合。我问是否可以这么做,店员地说已经帮我们点好了,收银台一共30元。
店里的一角设有冷食柜台,供顾客选择一些简单的小吃,还有冷面,尤其是冷面似乎很受欢迎,听到旁边有客人点了一份三丝冷面,还要求额外浇点大排卤。这种调皮的要求看似简单,但在上海,这种小细节早已成为日常,似乎理所当然。在其他地方,可能会觉得有些怪异,但这里的服务员毫不犹豫地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显得那么自然。
店面虽小,但食客很多,甚至需要排队。上海的这些小店,往往十分热闹,拼桌成了常态,大家都显得习惯且融洽。
我看着隔壁桌的客人点了三丝冷面,搭配一碗牛肉汤,顿时觉得自己错过了一道美味。后来有朋友告诉我,这家店的辣酱冷面也相当出色,遗憾的是,我们这次没有尝到。
当我们的鲜肉小笼包上桌时,看到那一笼16个小笼包,心里有些许惊讶。其实,菜单上标明一笼8个,而我们点的16个可能是两笼的量。虽然有点多,但这让我们稍微心安了不少,毕竟还可以尝一碗冷面。我们总是因为不熟悉而有些懊悔。
小笼包的皮稍显厚实,咬开后汤汁丰富,肉馅恰到好处,带着浓浓的家常味。这一笼的价格是16元,相比之下,一元钱一个的小笼包,绝对是性价比高。
接着,双拼馄饨也端了上来。上海的馄饨通常个头较大,薄皮的小馄饨则被称为“小馄饨”。这家店的馄饨种类有菜肉和三鲜两种口味,店员灵活地将两种口味混合在一起,我们花了14元尝到了两种不同的馄饨。三鲜馄饨的肉馅大且鲜美,除了肉味外,还有一些晒干的小虾仁的味道,另有一种微妙的榨菜味。而菜肉馄饨则更为清爽,青菜的加入使得整个馄饨口感不那么油腻。
这一顿简单的午餐只花了30元,我们就吃得很饱。旁边有位北方口音的游客感叹道:“在这里吃饭,才能真正感受到老上海弄堂的味道。”上海既有奢华的高楼大厦,也有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巷弄堂,无论是豪华餐厅,还是这些小街小店,都能让人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风味。
上海,的确是一座让人眼界大开的城市。接下来的行程会是什么,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