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登顶全球14座八千米级高峰:我的山,永远在前方
2024年10月9日清晨9点10分,成功登顶西藏的希夏邦马峰,创造了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她成为了首位无氧登顶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女性。面对这一成就,依旧保持着平静,她说:“我不会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中,未来仍有无数座山等待我去征服。”
“每一座山,都是新的开始”
,198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的高陵,现从事科研工作。与许多人不同,她的登山之路并非从孩提时代就注定,而是在成年后才开始接触大山。在2006年的一次秦岭徒步中,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当山风拂过脸庞,那种畅快无比的感觉让我不再离开。”从那时起,她便爱上了攀山和徒步,逐渐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对更高山峰的挑战。
2012年,首次登顶四姑娘山,站在雪山之巅的她,感觉烦恼一扫而空,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当时她的登山装备并不专业,冲锋衣甚至是临时购买的,但她依然顺利登顶。她的同行者曾半开玩笑地说:“你有登顶珠峰的潜质。”正是这句话,种下了她心中一个关于征服高峰的梦想。从四姑娘山起步,逐渐挑战更高的海拔,一步步向8000米级高峰迈进。
“突破自我,攀向无氧”
2016年,挑战了首次超过8000米的卓奥友峰。尽管大多数登山者都依赖氧气来应对高海拔的极端环境,但她仅使用了一瓶氧气,首次萌生了无氧登顶的想法。
无氧攀登是指在不携带氧气的情况下,完成高海拔登山。高山环境使得即便是最轻微的氧气不足,也可能让人无法承受,因此无氧登顶对于体力和心理的要求极为苛刻。
2017年,迈出了无氧登顶的第一步——挑战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回忆起那次经历,她依然认为自己有些“冲动”。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指导,她只能依靠大量的自学和前辈的建议来为自己的挑战做准备。登顶前,她在海拔7400米的营地待了一个晚上,头痛欲裂,虚弱无力。“但我告诉自己,这只是适应反应,既然选择了无氧攀登,就必须坚持下去。”凭借顽强的毅力,最终成功登顶,这次经历极大地增强了她的信心,也坚定了她继续无氧登顶的决心:“我要在这个领域填补的空白。”
“攀登是无尽的挑战,保持心态最为重要”
在无氧攀登的路上,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哲学。攀登高峰不仅要关注天气和身体的状况,还要学会调节心态。高海拔登山对天气有极高的要求,风速必须低于每秒20米,气温不得低于零下40摄氏度,否则会面临冻伤的风险。
“天气不可控,但心态是我可以掌握的。”这是对自己登山经历的总结。她从不将攀登14座高峰当作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她认为自己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每次登山,我都在用全力去准备,但我不急于成功。我知道,只要出发,就有惊喜。”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能,几乎每周五天都会进行10公里的跑步训练,骑车上下班40公里,或者选择爬楼梯等方式增强体力。周末,她还会负重20公斤在秦岭进时间徒步,做好每一项细节,迎接高山带来的挑战。
“最初,无氧登顶时,我的速度总比有氧登山者慢两个小时,但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开始超越他们。登山让我变得更加坚韧,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坚持,最终都能做到。”
“回家,是最大的胜利”
的珠穆朗玛峰登顶经历充满了曲折。她于2021年4月抵达尼泊尔,准备挑战世界最高峰,但由于多次遭遇恶劣天气等因素,直到2022年5月14日才终于站上珠峰之巅。为了适应高海拔环境,她多次往返,还在海拔7900米的4号营地过夜——这一高度几乎没有其他登山者会选择作为适应营地。站在珠峰的顶峰,的内心并未因成就而激动,反而异常平静。“登顶不是终点,回家才是最大的目标。”她深知,无论是攀登珠峰,还是其他高峰,真正的胜利是能够平安返回。
2022年5月14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后的第二天,几乎没有休息,便继续挑战了洛子峰。仅仅六天后,她便成功无氧登顶洛子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同一登山季无氧登顶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的攀登者。
随后的几个月里,又连续无氧登顶了乔戈里峰、布洛阿特峰等四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2023年,她用短短四个月时间,再次完成了五座超8000米高峰的无氧挑战。
2024年,已接近完成她的终极目标——登顶所有8000米级的高峰。在挑战希夏邦马峰之前,她已经取得了几乎所有的成功,只剩下这座最后的高峰。10月2日,她抵达希夏邦马峰大本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终于在10月9日成功登顶,成为历史上首位无氧登顶14座八千米以上高峰的登山者。站在山顶,怀抱着,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能为登山事业做出贡献,我无比自豪。”
“我的目标,是平安归来”
尽管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新的纪录,但对而言,家人的支持始终是她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我从未受过冻伤,平安归来才是我最终的目标。”她说,登顶虽然重要,但回家才是最值得庆祝的胜利。
完成这一登顶后,将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她的科研工作和登山训练。而对于未来,她依旧有着坚定的目标:“登顶不是终点,山的尽头还有山,永远都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