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加日念什么 三点水加日读什么罗江

2024-11-2403:01:42综合资讯0

农历五月一到,端午节的气息便弥漫开来。空气中夹杂着粽叶、艾草与糯米的香气,浓烈而又层次分明。街头巷尾,人们相见时,话题自然绕不开粽子、龙舟、屈原和艾草,仿佛这一切早已成了节日的象征。

端午节,终于来了!

此时的我,心中浮现出一幅奇妙的画面——如果能用一片粽叶做成飞船,艾草为帆,艾杆作桨,顺着微风从心底腾空而起,飞向乡村,四下打量——

家门口,春天以来一直绿意盎然的艾草,如今已经长成了挺拔翠绿的模样。那宽大的艾叶像是舒展开的手掌,四处散发出阵阵清香。凑近了去闻,艾草的味道是那么特别,那种清新、自然的香气总能让人不禁想起故乡,想起母亲,想起每年端午节,母亲用满是岁月痕迹的双手小心包裹的粽子,那种温暖的味道,犹如心头的慰藉,驱散着远离故土的孤寂。

一叶小小的粽船便飞跃至了乡村集市的上空——

五月初一的集市,老一辈的妇女们拿着弯曲的镰刀,轻轻割下整齐的艾草,留下一段段高高的桩墩,似乎在默默地等待下一年的生长与收获。

集市上的艾草摊位并不热闹,但也总有人驻足停留。无须大声吆喝,路过的人总会自然而然地走上前:

“今年的艾草怎么卖呀?”

“哈哈,这些都是自家种的,不收什么钱,看着给吧!”

“给两块钱,自己挑吧,少了可不行?”

“没关系,随便!今年的艾草长得真好,丰收了!”

“看看,这么高这么直!端午节插在家里,来年日子一定更好!”

周围的人们都很慷慨地买下这些原本无人问津的艾草,这不仅是一种对端午节传统的尊重,更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和对岁月的敬意。

一个扫地的大爷也挑了一把艾草,绑在清扫车的把手上。艾草的蓬松顶端在微风中摇曳,像极了一条在风中甩动的大尾巴,招摇而又生动。

小粽船继续飞行——

街头卖粽子的小摊已不再是往日的熙熙攘攘。随着端午节临近,粽子在摊位上的价格也逐渐攀升。摊贩们也开始从容不迫,坐在摊位前,轻松地晃着腿,等待顾客。粽子的地位几乎成了节日的象征,那种淡定的姿态仿佛带有一丝“母凭子贵”的傲然:

“你看,你看,别人都来买粽子了。过端午节,没几个粽子,怎么能算过节?”

小粽船再次飞过——

远处的村落里,年轻的妈妈们早早动手包起了粽子。她们不是因为节省那几块钱,而是因为只有亲手包制的粽子才是最美味的。每一个粽子都满载着她们的心意,米粒饱满,红枣鲜美,还有几颗大花生,配上新鲜的艾叶,每一片都透着岁月的温柔。晾晒过的艾叶薄如蝉翼,透过指尖能看到淡淡的影子,散发着属于故乡的特有香气。煮好的粽子一锅接一锅,香气弥漫整个屋子,那是家的味道,是一种踏实的幸福。

小粽船继续向前——

在不远的小学校里,课堂上屈原的《离骚》声朗朗传出,老师耐心地教着孩子们这首古老而崇高的诗篇。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听着,心中默默记住那些充满诗意的字句。课堂上,老师指着黑板,敲响了节奏:“汨,汨罗江,不是‘汩’罗江,注意看字形!”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这段历史的敬畏,“这就是伟大的诗人屈原投地方!”

“屈原!记住哦,写下《离骚》的那个屈原!”

“汨,‘汨’罗‘汨’!”

窗外,一只斑鸠飞来飞去,栖息在窗框上,发出清脆的。老师有些不耐烦,挥起教鞭:“去,去,别再捣乱了,再这样罚站!”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斑鸠吓得飞走,停在了高高的杨树枝头,继续咕咕叫着,仿佛也在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

小粽船最终飞向了广阔的湖面——

一艘艘独木舟在湖面上疾驰,船头微翘,龙尾轻摆,水花四溅,仿佛带着岁月的回响。一道道浪花划开,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犹如历史的波动在缓缓传播。

我多希望能乘上那叶小粽船,乘风破浪,航行至远方,去见证屈原的精神,去看那如朝霞般绚丽的江面,去汨罗江畔,恭请屈原先生感受今天的繁荣盛世。

他会微笑着吧,老先生,看看如今的和平与安定,看看这些年,百姓安居乐业,富强,是否如他所愿,早已实现他对未来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