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圆其说的意思 传情达意的意思

2024-11-2502:03:48综合资讯0

在城市人眼中,乡下人常常被视为“愚笨”的象征。许多乡村振兴的倡导者也倾向于将“愚笨”和贫困、落后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一种乡村的典型症状。对于贫困和落后,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客观标准来评判,所谓“愚笨”到底是基于什么呢?如果真要说乡下人“愚笨”,那又是什么理由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们一起去乡村调研。我们路过一条繁忙的街道,马路上,一辆车的司机因车流的拥堵,焦急地按了好几次喇叭。走在马路上的一位年老的乡下人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里躲避。司机终于停下了车,摇下窗户,朝着那位老人怒吼了一句:“笨蛋!”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愚笨”,那么对这些乡下人来说,真的是冤枉得太离谱了。

我还记得曾经带过一位城市来的女孩下乡,她在田间看到麦子长势喜人,便自信地说:“今年的麦子真高啊!”而站在旁边的乡村朋友并未回应,只是露出了一丝笑容。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批评她,但她的言论多少带有一点“傻乎乎”的味道。事实上,乡下人并非不懂汽车的喇叭声,或者不理解某些交通规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这些城市的知识罢了。这其实更像是知识的缺乏,而非智力的缺陷。就像是我们这些城市人到了乡村,也未必能准确分辨哪些是草,哪些是虫子。

如果我们没有称那些第一次听到狗吠声就惊慌失措的城里姑娘为“傻子”,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乡下人不知道如何应对复杂的城市交通呢?这种所谓的“愚笨”,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根据。

乡村工作的支持者通常会提到一个关键问题:乡下人普遍是文盲。这个“文盲”并不是指他们天生缺乏智力,而是因为大多数乡下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确实,文字下乡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简单地把“文盲”与“愚笨”划上等号,我总觉得这种说法缺乏深度。所谓的“愚笨”如果仅仅因为文字不识,就意味着我们也可以说那些不懂自己家乡方言的人都是“愚笨”的。其实,文字和知识的获取,恰恰是一个机会问题。

我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在乡下的日子里,有些同事的孩子被送到乡村学校读书。尽管这些城市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但我也注意到,当他们和乡下孩子在田间捉蚱蜢时,情况完全不同。那些城市孩子扑了半天,蚱蜢总是抓不到;而乡下孩子却能一扑即中。可见,即便是“聪明”的城市孩子,也未必能适应乡村的生活技能。乡下孩子并不是天生笨,而是他们的生活和经验让他们更擅长某些事情。

就像是乡下孩子在课堂上识字比不上城市孩子一样,城市孩子在乡村的田野里捉蚱蜢也难以比过乡下孩子。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环境和经验的差异。教授们的孩子在城市生活中,每天接触到书籍和文化,学习环境也比较优越,这才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有优势。而乡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泥土和动物,识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生存所必需的技能。正如我在乡村生活时,孩子们在田野里的反应能力比城市孩子强,而这些能力正是他们在生活中不断锻炼出来的。

如果要说“愚笨”是因为乡下人不识字,那么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文字的作用,是为了解决人在生活中的沟通问题,尤其是当人们无法面对面交流时,文字才显得尤为重要。乡土社会的特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面对面的,大家生活在一个熟人圈子里,相互合作、彼此信任。那种“面对面”的社交方式,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交流上,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传递中。

例如,乡下人常常通过脚步声、声音、甚至气味来辨认身边的人。我们常常不需要名字,因为熟悉的人就能通过这些非语言的信号知道对方是谁。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不需要通过正式的文字来识别彼此,反而这些更加直接、亲密的交流方式往往更有效。

而文字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面对面沟通时的局限。在没有办法直接沟通时,文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文字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它无法完全传达情感的复杂性。我们通过文字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往往会因为环境、背景的不同而产生误解。而在直接交流中,这种误解往往能迅速得到化解。

可以说,文字虽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并不是必需的,它只不过是为了弥补面对面沟通的不足而存在的工具。乡下人不识字,并不意味着他们愚笨,而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字支持。

乡下的文盲,并非出于智力上的缺陷,而是由于乡村社会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乡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依赖于直接的接触和情感的传递,而文字和语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工具。当我们在提倡文字下乡时,必须意识到,文字的作用并非万能,它只能传递一定范围内的情感和思想,而对那些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来说,面对面的交流和更直接的象征体系,才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