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立个flag是什么 给自己立一个flag

2024-11-2701:23:31综合资讯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的朋友圈或微博上分享自己的“年度小目标”,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节日仪式。尤其是每年的跨年时刻,朋友圈一片“彩旗飘飘”:新的一年,减肥、变美、赚大钱,成为不少人的决心和期许。这样的“flag”不仅是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人借此激励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频繁立flag虽然初衷是自我激励或寻求归属感,但过度的“目标发布”可能会带来虚假的成就感,反而降低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故事:从“万一呢”到自我催促

豆子在一家外企工作,她常常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小目标”,她说这背后有个核心理念,那就是“万一呢”。回顾豆子的朋友圈,你会看到一条条清晰的目标:“1、年假前完成PPT;2、月底前至少去健身房两次;3、每天晚上12点前,早晨5点的闹钟叫醒自己开始加班。”而2018年跨年时,豆子更是喊出了自己的“大目标”:“2019要继续努力鸭!要是能升职那就更棒了!”她还配上了一只戴眼镜的卡通鸭子,鸭子身上写着“努力鸭”三个字,十分生动。

豆子坦言,朋友圈发这些目标,更多的是希望给自己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工作压力大,有时立下flag也是为了减压。每当看到自己完成了一些目标,心里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豆子也承认,她并没有专门统计自己完成了多少目标。“很多目标都完成了,比如PPT,做不完老板第二天就要找我。但有些目标确实没做到,比如晚上12点前睡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我还是会写上,因为给自己留点希望,万一哪一天我真的在12点前睡觉了呢?”豆子这样说道。

从“认同”到节日仪式感

与豆子类似,网友佳琪也在朋友圈里“立flag”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是生日、年末,还是节令变化,她总会在朋友圈里发上一些小目标:“冬至了,年关将至,论文一定要抓紧写,月底前完成,才能轻松过年。”“又长大一岁,希望自己不再幼稚,变得更加独立。”佳琪告诉我,最初她发这些小目标,完全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发,她不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忘了”。“我特别害怕被孤立,于是赶紧加入‘flag’,每次看到朋友给我点赞时,心里都会特别开心。”

逐渐地,发小目标成为了佳琪的日常。她发现如果某个节日没有在朋友圈发布小目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像是错过了某个重要仪式。“那时候我才会意识到,原来我忘了发立春的flag。于是,我会认真写下几条目标,才觉得这样才算是给节日赋予了仪式感。”

实验:立flag并非助力成功

立flag的目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自我激励和推动目标的实现。心理学家提出,频繁立flag是否真能提高成功率呢?一些对照实验的结果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

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皮特·高尔威泽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两组的学生都有相同的目标——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A组被告知“你们的目标我们已经知道”,而B组则没有透露目标。最终,B组的学生成绩高于A组。这一结果表明,当人们公开立flag时,反而可能给自己造成一种虚假的成功感,这种心理暗示让他们产生了完成目标的错觉,而忽略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这种现象也在社交网络上有着相似的体现:你在朋友圈发布目标,看着点赞数和评论逐渐增加,这种认同感会让你产生一种“任务已完成”的错觉。事实上,很多人在设立目标后,反而变得懒散,因为他们感到已经获得了他人的认可,而无需付出实际的努力。

观点:立flag和印象管理

立flag的行为,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种“印象管理”。每当我们在朋友圈发布自己设定的目标时,实际上是在向他人展示一种“自我要求高”的形象,以期获得认同。心理学专家袁勇贵指出,这种行为根源于人们的自恋心理,部分人通过立flag希望吸引他人的注意,树立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良好形象。

虽然偶尔设立一些小目标可以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但如果这种行为成为习惯,过于频繁地发布“目标”反而会让你忽略了真正的努力和专注。袁勇贵建议,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目标,而不是盲目跟风他人的目标。就像俗话所说的:“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短期的目标可能会激励你,但只有坚持长期的、实际的计划,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平台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认同空间”,但真正的成就来自于内心的坚持和努力,而非他人的赞赏和认可。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立flag”这一行为,不要让它成为自我满足的工具,而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目标,积累真正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