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唱法是一种高阶的歌唱技巧,以其音色明亮、集中、富有穿透力和较强的头声效果而著称。这种技巧要求歌者在发声时能够轻松控制音量和吐字,且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如准确的节奏感和不易跑音的能力。在深入学习关闭唱法之前,学习者必须先掌握一些基础的发声方法。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闭唱法的训练步骤和技巧。
我们要了解关闭唱法与日常发声的不同。日常说话时,我们的发声习惯是通过紧绷和声带来产生声音,而关闭唱法则强调的放松。在开始练习时,挑战在于克服我们习惯性的紧张发声方式。
一、发声方法
练习关闭唱法的第一步是掌握发声的正确方式。可以通过叹气来入门,发出“唉”的音节。这时要注意,不是单纯的气息,而是要带着声音的叹息。你应该用气流推动声带发声,而不是依赖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口腔的形状要像打哈欠时那样打开,完全放松。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逐步掌握“气流带声”的技巧,从而避免过度使用喉部肌肉。这种发声方式是关闭唱法的基础。
刚开始时,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比较难,但只要掌握了气息控制的技巧,后续的练习会变得更加轻松。如果你能够顺利发出类似叹气的声音,那么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练习关闭唱法的发声特点。
二、气息控制
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式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气息。气息的不足可能导致胸腔共鸣的效果较弱,而头腔共鸣则过于突出,从而让声音听起来像是假声。关闭唱法的发声方式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结,如果头腔共鸣过强,声音就会失去自然感;如果胸腔共鸣过强,声音则更接近低音。
例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高音部分,他的胸腔共鸣非常强大,几乎没有任何假声的痕迹。而像王力宏这样的歌手,尽管他的高音同样具有穿透力,但胸腔共鸣没有那么突出,所以在演绎一些高音时,声音的质感常常呈现真假声之间的过渡。以他在《你不知道的事》中的演绎为例,他在唱到“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时,特意减弱了胸腔共鸣,使得“为”字的高音听起来既不像真假声,却又给人一种忧伤、含蓄的感觉。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练习气息的控制。每天进行气息练习,逐渐增强气息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样你就能更好地掌控胸腔共鸣的力度,进而在高低音之间灵活转换。
三、高位置
在歌唱中,高位置指的是声音的整体提升与紧张感。为了演唱高音,我们需要保持声音在头部的共鸣,始终维持一个“高音低唱”的状态。这个“高音低唱”并不是指单纯地提高音调,而是通过调整发声的方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高音部分通常会在头腔共鸣器官中得到更多的共鸣,而低音则需要逐步加入胸腔共鸣。
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最重要的条件是声音要保持掩盖感、竖向的感觉,并且保持圆润的音色。如果缺乏这些特征,就很难发出高位置的声音。每个声部都需要保持这样的共鸣平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你可以想象自己在投篮时的动作。在投篮的瞬间,身体是向上、向前的,这种姿势的感觉可以用来指导你的歌唱姿势。通过调整身体的微妙动作,你可以在唱歌时不断摸索并找到适合的发声位置。
四、口型的调整
关闭唱法的练习还需要注重口型的变化。在中声区练习时,通常需要使用较为明亮的“a”音过渡到“o”音,进入换声区时,再转为“u”音。每种元音在不同的音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过度使用某一元音可能导致声音的单一和不自然。例如,过多的“a”音可能让声音显得扁平,而过多的“o”音则可能让声音显得暗淡。掌握口型的变化尤为重要。
在演唱不同歌曲时,口型的调整也需要随之变化。例如,在演唱《请别忘了我》时,唱到高音部分时,要保持积极的“e”口型,而在演唱《在那银色月光下》时,唱到高音“往事踪影”中的“往”时,则需要用到“a”口型。除了口型的变化外,配合身体的微调、上拉的感觉,也能使发声更加精准。
并非所有歌曲或每个段落都适合使用关闭唱法。它更适用于需要明亮、穿透力强的音色和强烈共鸣感的部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点赞、转发、收藏等方式支持我们,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分享你在学习声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题。我们的更新内容会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调整,期待和你们一起探讨更多实用的歌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