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中的潜在隐患与质量控制:如何防范与应对?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第6.6.14条的规定,混凝土在搅拌后到浇筑完成的时间延续不得超过规定时限。具体来说,气温在25℃及以下时,延续时间不得超过150分钟;而在气温高于25℃时,延续时间不宜超过120分钟。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地在浇筑结构柱或二次结构时,延续时间往往远远超过标准,甚至超过180分钟,极端情况下有的工地延续时间达到300分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混凝土如果在超过3小时后继续浇筑,往往会出现施工困难,且强度大大不足。如果现场使用外加剂对混凝土进行稀释,这种做法虽能稍微缓解问题,但若仅仅是直接加水稀释混凝土,不仅会影响其强度,还可能造成结构严重缺陷。
同样,《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第6.6.9条中也明确提出,当浇筑较大的竖向结构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300至350毫米之间,且浇筑过程中应配合使用振捣棒,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如果浇筑过高,容易导致胀模,若未及时振捣,便会出现空洞、蜂窝等质量问题。在浇筑高度较低的墙体时,适当增加分层浇筑的层数,有助于保证结构的质量。而当振捣操作跟不上浇筑速度时,必须暂停浇筑,待振捣人员跟上后再继续。
对于预拌混凝土的使用,《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标准第7.5.2条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清除搅拌罐中的积水,且不得随意向混凝土中添加水。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方便泵送操作,常常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私自加水,或者在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调节混凝土的湿度。这样的操作会导致水胶比增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严重时甚至无法通过验收,最终只能通过加固补强来弥补损失,甚至面临拆除重建的局面。
在施工现场,另一种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工人为了便于操作而直接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这种行为会增加混凝土表面水灰比,使得硬化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疏松,降低其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灰、返砂甚至开裂等问题。类似的质量缺陷不仅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也会加速混凝土的老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许多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对施工工艺的足够重视,混凝土构件常常出现蜂窝、裂缝、露筋等问题。这些缺陷一旦未经加固修复,便可能成为结构的“隐形杀手”,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在进行混凝土构件修补时,必须加强对强度、密实度等方面的控制,否则这些问题将成为影响建筑长期安全的潜在隐患。
拆模过程中的操作同样不容忽视。有些工地为了加快进度,常常出现过早拆模的情况。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强度尚未达到要求时,过早拆模不仅会造成表面出现裂缝,还可能使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甚至导致构件断面削弱,从而影响承载能力和外观质量。尤其是在低温天气下,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时,拆模会导致模板与混凝土粘连,甚至形成水平裂缝。
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施工单位往往因追求低成本而随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第7.4.2条明确规定,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得低于300公斤/立方米。部分搅拌站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中胶凝材料的含量明显偏低,结果导致泵送不畅,甚至出现堵泵现象。若将C15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胶凝材料设计为280公斤/立方米,极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严重问题,需要重新调整配比,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才能顺利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循标准和行业规范,避免出现因疏忽导致的工程隐患。只有在严格控制每一个细节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