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两个词源自古代音乐与文化的对比,分别象征了高雅与通俗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不同层次的民众接受程度与社会背景。
“阳春白雪”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音乐作品,传说由晋国的音乐大师师旷所创。其名字中的“阳春”象征着万物复苏、春风拂面的景象,而“白雪”则代表了清高洁净,犹如雪花般纯净无瑕的音韵。此曲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成为楚国上层社会的喜爱之物,是一种高雅的乐曲,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精致和高深的追求。如今,这个词语常用来指代那些深奥、难以理解的文艺作品。
与之相对的是“下里巴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源自楚间流行的通俗歌曲。这些歌曲旋律简单、易懂,歌词也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成为了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它代表了与上流社会“阳春白雪”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更多的是面向大众、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音乐形式。
这一对词语的典型出处出自《战国策·楚策》,楚国的襄王曾问宋玉,是否因为某些不检点的行为导致百姓和士人的口碑不佳。宋玉回答时提到一位在都城郢中演唱歌曲的艺人,这些歌曲的受众范围与接受度呈现出鲜明对比。宋玉讲到,这位歌手开始时演唱《下里》和《巴人》时,几都会随之和唱;而当他演唱《阳阿》和《薤露》时,和唱者人数大幅减少,只有数百人;当演奏《阳春》和《白雪》时,能够跟随的人更少,仅有几十人;当歌声转为深奥的商音、羽音,夹杂着复杂的流徵声时,愿意跟唱的只剩下寥寥几人。这一现象正是艺术形式的高雅与流行程度成反比的生动写照。作品越是高深,其接受的人群也就越少,反之,通俗易懂的作品却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这一段对话,不仅展示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艺术风格在社会中的接受度,以及精致高雅与简单通俗之间的取舍和对比。这种对艺术形态的细致分析和反思,至今仍然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