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江西赣州兴国县江背镇茂源村的田间地头充满了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抢抓时机插种中稻,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波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陈鹏的镜头定格了这一幅田园画卷,展现了乡村的劳动景象和自然的和谐美。
随着芒种节气的临近,河南洛阳瀍河区白马寺镇翟泉村的麦田里,农民们驾驶着现代化的收割机,正在收割即将成熟的小麦。黄政伟的镜头捕捉下了这片丰收的麦田,微风吹过,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仿佛整个田野都在诉说着夏天的故事。
“风吹麦浪,蝉鸣声声,夏日的脚步渐渐清晰。”随着麦穗的金黄与梅子的成熟,初夏的节气已经悄然到来。蝉鸣与池塘的蜻蜓飞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芒种节气,正是大自然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一切都进入了更加热烈与忙碌的状态。
芒种到来,麦香四溢
每年的6月5日左右,当太阳达到黄经75度时,芒种便正式来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农事繁忙的时刻。古人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在这时节,田间劳作繁忙,炊烟袅袅,新麦的香气在每家每户弥漫,而池塘里、湖泊旁的菱歌则响彻四野,田园的风光格外动人。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这句话揭示了芒种时节的独特性质。北方的麦子已经成熟,正是收割的好时机,而南方的稻田也开始了繁忙的插秧工作。长江流域的农民们正忙着一边割麦一边插秧,夏季作物的收成与播种交替进行,形成了一个持续的劳动节奏,正如“收麦种豆不让晌”所描述的那样,所有人都在忙碌中迎接这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
芒种节气也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鸟开始鸣叫;三候反舌鸟却因阴气的到来停止了鸣唱。在这时节,螳螂的幼虫破卵而出,伯劳鸟因感应到气候变化开始鸣叫,而反舌鸟则悄然止鸣,预示着阴气的变化。
从古人的角度看,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阴阳变化的体现。芒种前后,阳气逐渐旺盛,昼长夜短,而在夏至之后,阴气开始生长。芒种节气也是养生的关键时刻,需要顺应自然的变化,特别是在初夏时节,应注意滋养新生的阴气。
睡好“子午觉”,养阴防暑
在中医的角度,夏季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期,特别是芒种前后,阳气逐渐升浮,的阳气也随之表露。这时养生的要点之一便是滋阴。北京中医医院的赵鲁卿提醒,最简单有效的养阴方法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要注意子午觉。中医认为,子时(2前)入睡,午时(11点至1)小憩,是补充精力、调整阴阳的最佳时机。
饯花神,青梅煮酒香
芒种节气不仅与农事息息相关,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芒种时节举行“饯花神”的仪式,感谢花神带来春天的繁花似锦,也期盼来年再次相遇。《红楼梦》中就描写过大观园中的“饯花神”盛况,女孩子们用花瓣、柳枝编成小轿或旗幡,满园的彩带和花枝交相辉映,充满了浓浓的节令气息。
而在南方,芒种前后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传统的“青梅煮酒”也成为这一时节的重要习俗。梅子多带酸味,经过烹煮去酸,酒香和果香融合,口感独特。《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便是这习俗的经典体现。青梅富含丰富的天然有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助消化等功效,是夏季解暑佳品。
赵鲁卿还介绍,青梅与山楂、甘草、冰糖等同煮,便能制成传统的酸梅汤,酸梅汤不仅能解暑,还具有消除疲劳、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是夏季消暑的必备饮品。
防暑祛湿,静心养神
进入芒种,南方的黄梅时节也渐行渐近,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天气开始炎热。在这种的环境下,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疲乏,尤其是在高温和降雨交替的天气中,更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赵鲁卿指出,在这一时期,养生的重点应放在防暑降温、祛湿解暑、安神静心上。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适量运动,帮助调整体内的湿气和阳气。
在饮食方面,芒种时节的养生重在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如西瓜、黄瓜、绿豆等,有助于消暑、补充水分,维持体内平衡。
调神心,避湿邪
随着芒种的到来,天气渐渐炎热,阳气容易亢盛,而湿气和暑气的影响则容易引发烦躁不安的情绪。赵鲁卿提醒,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有助于防止因情绪波动引发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适当放松、散步、听音乐,都有助于调整情绪,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由于湿气较重,芒种时节也是湿疹等皮肤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注意防范湿气的侵袭,保持身体干爽,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过低温度的环境中,佩戴中香囊也有助于驱湿防病。
芒种的深意
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节气,芒种不仅是麦子的收获季节,也为秋季稻谷的播种做准备。收获与播种交替进行,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尽轮回。在这忙碌而美好的时节,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刻的努力与耕耘,不仅为了眼前的收获,更为了未来的希望。希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刻,每个人都能在忙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