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人急着赶路,走了许久,渐渐有些心浮气躁。于是,他走到路旁一位正在耕地的老农面前,问道:“老爷子,离XX还有多远?”老农头也不抬,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还有七十二井绳,八十四扁担。”这人听了,满脸疑惑,又追问道:“这怎么听着像是你们这里的地方话啊?”老农顿时有些不悦,说道:“你若真想讲理,应该叫我‘老大爷’!”这个场景,似乎反映出了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计量方式。我们知道,古人用“一米”来衡量长度,等同于三尺,而五百米就能算作一里。其实,在古代,还有一种形象的方式来描述距离,那就是“一牛鸣”。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牛的能够传得很远,约莫一里地左右,所以“一牛鸣”便成了一个衡量距离的趣味表达。宋代刘宰的诗句《癸未寄王甥》中便提到过:“乘兴时来共清话,相去能隔几牛鸣。”这里的“一牛鸣”便是形容两者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别具趣味的方式来表示长度。比如,“指、搾、庹、步、跬步、围”等,都是常见的计量单位。我们常常会用“二指长”来形容某物的短小;如果两地距离很近,则会说是“两步远”。而“一搾”大概就是二十公分;“一庹”则是两手展开,手指之间的距离,大约在一米六左右。古人用“跬步”来形容跨出的最小一步,而两次跬步合起来,就是我们说的“一步”。至于“一围”,则是指双臂合拢成圆圈的大小。其他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单位。比如在古埃及,人们常用“肘”作为长度单位;古希腊人用“拇指”来度量;罗马人则使用“步幅”来衡量距离。而在英国,“英尺”便是以成年男子一只脚的长度作为标准,合起来就是12英寸,一英寸大约是2.54厘米。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更为规范的长度单位。例如,“海里”便是基于地球周长来计算的一个单位。地球一周被划分为360度,每度再分为60分,那么子午线上一分的长度便等于一海里。换算下来,一海里大约等于1.852千米。还有“英寻”这一单位,它主要用于测量海洋深度。
在现代的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米”。而在毫米以下,还有一些更为细微的单位,它们依次为:毫米、丝米、勿米、微米、纳米、皮米、飞米、阿米、仄米和幺米。而在比公里更大的单位中,除了兆米,还有艾米、泽米、太米(垓米)等。而最大的长度单位是“尧米”,一尧米等于一亿光年,而一光秒的长度就是30万公里。显然,尧米的长度是极其庞大的。
古代的诗文中也常常出现一些传统的长度单位。例如“寸、尺、咫、寻、仞、丈、驿”等。八寸合为一咫,七尺为一仞,八尺为一寻,二十里为一驿。古代设有驿站,每二十里就有一个,这与现代的邮递系统有些相似。古人还曾使用过“墨”和“武”作为长度单位,但这种用法较为少见。据说,“一武”就相当于一跬步,而“五尺”则是“墨”的长度,而“倍墨”则等于一丈。
回忆起小时候读初中时,我们曾在《核舟记》中读到过一句:“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中的“二黍许”便是用黍米粒的大小来描述物体的高度。由此可见,古人通过各种形态的物体来类比高度和长度,是一种非常富有创意和灵动的计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