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问世的100周年。这部作品首次出版于1919年,至今仍然是英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巨著,深刻影响了无数读者与作家。它不仅在「豆瓣图书好评榜」中高居榜首,而且得到了包括罗曼·罗兰、村上春树和张爱玲等著名作家的力荐。自从这本书问世,它便凭借其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犀利深刻的文字迅速在文坛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成为了不少文艺青年心中的圣经,广受推崇。
这部作品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许多人认为其原型是法国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小说基于高更的生平故事,讲述了一位原本生活平凡、身处伦敦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一场突然的艺术冲动中,放弃了事业、家庭与一切安稳的生活,独自一人踏上了追求艺术梦想的孤独旅程。他抛弃了妻子和孩子,离开了充满物质享乐的现代社会,远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投身于画布上,试图在油彩与笔触之间找寻到他对生命的全部定义与价值。尽管他身处贫困与疾病的困扰,但他,唯有为自己的创作付出一切。他的作品深刻探讨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婚姻、家庭等一系列人生课题,直指人性本质,呈现出一种冷峻而又幽默的视角,充满了对现活的犀利批判。
今天,我们再一次回顾《月亮与六便士》的经典句子,它们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耐人寻味。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心智被无聊的社交活动和无意义的应酬消耗殆尽,这样的生活令人难以理解。
我无话可说,便静着,装作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的样子。我知道,这些人的言辞与我毫无关系。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那辆在终点站之间不断往返的有轨电车,每一次出发和到达几乎可以预见,没有任何意外,井然有序。
有时,正是因为人们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得意,他们才会做出高尚的行为;而在灾难面前,大多数人反而变得更加自私和报复心强。
她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但正因为差那一点点,她反而连“漂亮”二字也不配拥有。
如果你对某个人的看法毫不在乎,那么一群人对你有什么意见又算得了什么?
爱情中的自尊心往往是一种伪装,背后藏着的,通常是最爱自己。
很多女人因爱情自找麻烦,然而大多数时候,她们不过是做出一个姿态,目的在于引起情人的怜悯或惊恐,而非真的走向绝路。
我们每个人都注定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铁塔里,通过一些符号传达思想,而这些符号的意义往往模糊不清。即便我们身边有无数人,我们依旧无法真正理解他人,亦无法被他人理解。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保持宁静淡泊,不与世争斗,这样的生活难道是浪费吗?与此相反,成为一名年薪上万的外科医生,娶一位美丽妻子,这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取决于每个人如何定义生命的意义,如何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你一直在寻觅一个地方,希望在那里你能找到解脱,摆脱那些困扰你的恶魔。你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朝圣者,四处寻找那座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在于,女人能够日日夜夜谈论爱情,而男人却只能偶尔才会沉浸其中。
世界上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少之又少。
爱情占据了一个人所有的精力,它要求你放下自己的生活,专心去做一个情人。
追逐梦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追逐自我毁灭。在这条充满六便士的街道上,他却抬头看见了那轮遥不可及的月亮。
作家的任务是去洞察人性,而非对人性做出评判。
大多数人并不是他们所希望成为的人,而是他们不得不成为的人。
难道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吗?如果一个人是年收入一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那么他算不算成功?我想,答案在于每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如何理解自己的责任与要求。
一个人的作品,往往最能揭示他内心的世界。人们在交往中,往往只展示他们希望别人看到的那一面,但通过无意中的小动作和表情,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真实的一面。有时候,人们将自己伪装的如此完美,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似乎真的成了他们所伪装出来的那个人。
《月亮与六便士》不仅是一部关于追求梦想与自我实现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困惑、挣扎与渴望。无论是艺术的追求,还是对生活的质疑,毛姆通过思特里克兰德的命运,展示了对社会、家庭和个体选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