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Pro13的配置上非常丰富,2.5K分辨率屏幕、35W的锐龙R5 3550H处理器、用户感应与人脸识别登录、以及出色的扬声器等,都为我的使用体验加分不少。这款机器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当我借用室友的酷睿i5版小新Pro13并做了为期两周的对比测试后,我有些后悔当初选择了锐龙版,感觉要是多花一点钱买酷睿版,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提升和更省心的使用体验。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在实际使用中的一些对比和个人看法。
性能:锐龙R5 3550H不敌超频后的i5-10210U
在性能方面,购买前我并没有太多考虑,只是简单地觉得标准35W TDP的锐龙R5 3550H应该会比那种从15W超频到35W的酷睿U更强,尤其是在四核八线程的处理器上,锐龙的表现肯定不差。结果事实却令我大吃一惊。
在进行Cinebench R15基准测试时,锐龙R5 3550H的单核成绩约为730cb,长时间运行下来能稳定在710cb左右。而我室友的i5-10210U超频到35W时,单核成绩可达810cb,即使是持续测试,也能保持在770cb至790cb之间。这个差距让我感到相当,锐龙R5 3550H的性能明显落后。
你也许会说基准测试的数据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但实际上,基准测试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以C4D(Cinema 4D)软件为例,这是许多设计师常用的三维建模与渲染工具,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广告等领域。而Cinebench就是用来测试软件渲染效率的工具,反映的是渲染单帧的效率。如果单帧的差距都如此明显,那么对于更长时间的渲染,差距就会更加突出。
在转码方面,锐龙R5 3550H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说《4K烤鸭》的转码测试,在没有显卡加速的情况下,锐龙版花了6分钟02秒转码成FHD,而酷睿i5-8250U的15W版却只用了4分30秒到5分45秒,甚至连i5-10210U超频版的35W处理器都能在3分40秒左右完成转码。尽管我一开始以为是没有开启“狂飙模式”,但经过多次验证,锐龙版的转码时间一直没能突破这个瓶颈。相比之下,英特尔的i7-10710U在35W模式下,转码时间仅为3分40秒,明显优于锐龙R5 3550H。
开启显卡加速后,结果更是让人失望。锐龙R5 3550H的Vega集显无法有效加速转码,反而因为牺牲了部分CPU性能,转码时间更长了。而英特尔版本则搭载了MX250独显,支持CUDA加速,使得转码时间减少了40%左右,最终能在3分钟内完成转码,甚至有些情况下仅需2分钟。
游戏体验:显卡性能不足,2.5K屏加重负担
游戏体验方面,是我最为失望的地方。锐龙R5 3550H的Vega8集显性能远远不及英特尔的MX250独显,甚至在《英雄》这类轻度游戏上也明显吃力。
在Valley 3D基准测试中,锐龙R5 3550H的Vega8显卡在FHD分辨率下的表现仅为21.5fps,而MX250独显在相同分辨率下的表现则为39.5fps,锐龙集显的性能几乎只有独显的一半。而当我将屏幕分辨率提升到2.5K(2560×1600)时,锐龙版的帧数跌至仅10.8fps,而MX250则能稳定保持21.7fps,差距依然显著。
至于我最关心的《英雄》,在2.5K分辨率下,锐龙R5 3550H版的表现令人失望。即使将分辨率降低到1920×1200,团战中的帧数也只能维持在45fps到55fps之间,稍微剧烈的场景切换和多人团战就可能出现明显的卡顿。如果我把分辨率恢复到2560×1600,帧速甚至会下降到40fps以下。相比之下,酷睿i5/MX250版在相同分辨率下的表现非常流畅,团战时能够维持在85fps以上,极大提高了游戏体验。
续航:锐龙版仍可接受,但差距明显
续航方面,锐龙版的表现依然不差,虽然与英特尔版相比存在差距,但仍然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在实际使用中,锐龙R5 3550H的待机功耗明显高于英特尔平台。根据我测试的数据,锐龙版在关屏待机时功耗为3.39W,而英特尔版仅为0.59W,差距非常明显。尽管如此,在进行播放等轻度任务时,锐龙版的续航依然不错。
例如,在播放720P《生化危机》时,锐龙版可以持续播放约14小时,而英特尔版则能够达到17小时多,虽然有差距,但锐龙版的续航表现还是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
最终来说,尽管锐龙版小新Pro13的性价比很高,但在性能、游戏体验和续航上都与英特尔版存在一定差距。如果预算有限,锐龙版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适合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和轻度娱乐。如果你有游戏需求,尤其是像《英雄》这类对帧率要求较高的游戏,或者有图形处理与渲染等专业应用需求,那么我还是强烈建议选择搭载酷睿i5或i7处理器的版本。虽然价格略高,但在游戏性能、应用速度和续航表现上都会有明显提升。
锐龙版适合预算有限且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但对于追求极致体验的玩家和专业用户,还是建议选择英特尔版本,这样能够获得更平衡的性能和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