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过一番反思,我才发现,原来我在认证之后发布的内容大多都与数码产品有关。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的工作以及职场的一些心得。最近经济形势不太理想,许多人都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人向我请教如何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基于我多年的经验,今天就来分享一些面试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已经16年,期间面试过大约五千名候选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年轻人啊,拿起你的“剑”,翻越雪山草地,勇敢地踏上属于你的征程吧。
我要提醒大家,现代短和职场剧中的面试情节有时会对我们产生误导。例如,有些剧集里,面试官会因为你在面试过程中帮助公司解决了一个难题,认为你既有专业能力又有责任心,从而决定录用你;或者你在路上帮助了一个老人,结果那位老人恰好是老板的亲戚或高管,最终因为这个原因被录用了。
这些情节虽然看起来很有正能量,也让人对职场充满希望,但实际上,这类“好运”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是零。你能通过这种偶然的机会找到一份工作,比中的概率还要低。不要寄希望于这种戏剧性的情节。
很多人还会执着于学习各种面试技巧,认为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顺利通过面试,顺利晋升为CEO,走上人生巅峰。年轻人,醒醒吧!这些所谓的面试技巧、面经,大多数并非出自真正的HR手笔,反而是一些自媒体或一些“脑补”型人士的观点。
例如,网上流传的“学会这十条,你就能成为面霸”一类的文章,虽然列举了一些面试时常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开放性问题,并不是你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即便你回答得非常出色,最终还是可能没能获得这份工作。
你得了解一个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HR并不具备最终的录用权(当然也有个别公司HR拥有此权力,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大多数HR的职责只是初步筛选简历和进行第一轮面试,之后将合格的候选人推荐给用人部门,由用人部门进行专业能力的复试。能否通过面试的关键还是在于你的专业能力。
大多数公司的录用权掌握在用人部门的负责人手中,HR的意见往往只是参考之一。只有当专业能力过关,其他方面如学历、经验等合格的情况下,面试的成功概率才会大大提高。
好了,话题扯远了,接下来我们回到正题。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要确保你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学历符合岗位要求外,还有哪些准备工作能够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呢?你的准备工作应当围绕一个目标展开:让面试官确信你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接下来,我将从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三个阶段,分享一些实用的面试经验。
面试前:深入了解自己,充分了解公司与岗位
1. 精心准备你的简历: 简历是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敲门砖,是否能顺利通过HR的筛选,简历写得好不好至关重要。我在筛选简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求职者的简历过于简化,甚至存在明显的漏洞。例如:
时间错误: 有些求职者的简历中,工作时间与年龄计算不符,某些候选人竟然声称自己13岁就开始工作。虽然13岁可以毕业,但这类错误会让HR产生怀疑,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
工作经历夸大: 有些求职者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描绘得过于夸张,明明只是负责某个小项目,硬生生写成了参与公司年度战略目标的制定与执行。如果HR了解该行业,看到这些明显不符的内容时,往往会直接排除这些简历。
幽默或“玩梗”: 一些求职者在简历中加入幽默或所谓的“梗”,比如自称曾获得2008年《感动》人物特别奖,结果百度一下就能发现这个奖项其实是“全体人”获奖。这类内容虽然看似有趣,但并不适合用在简历中,HR并不一定能欣赏这种幽默。
简历的作用是帮助HR或用人部门了解你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并推测你未来的工作潜力。简历应该简明扼要地列出你的工作内容、工作成绩和项目经验,尽量突出你过去的成功案例。某些求职者认为自己在某个行业有多年经验,面试时就可以直接展示自己,但其实没有一份详细且吸引人的简历,HR很难从中看到你的亮点。
2. 注意简历的细节: 你简历中列出的工作经历一定要真实,不要过度夸大。简历中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反映你的工作内容和贡献,特别是如果你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HR肯定会仔细考量你的简历。切记,不要做过多的虚假包装,否则一旦被发现,面试机会可能就会丧失。
简历不一定非要限制在一页纸。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求职者来说,简单的一页纸是无法体现出你所有的能力和成就的。如果你确实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历,建议简历的内容尽量详细一些,但要确保简洁易读。
3. 特殊情况处理: 有些求职者会担心现在的公司看到他们的求职信息,于是用化名来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和公司名称。虽然这种做法能避免被现任公司发现,但如果用得不恰当,可能反而让HR对你的简历产生怀疑。除非你在业内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或者项目经验特别突出,否则还是建议真实填写个人信息,保持诚实透明。
以上是我对简历准备的一些看法,简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精心准备好一份简历,将大大提高你进入面试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讨论如何在面试中提升成功率,明天再和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做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