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曾说过:“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中,“达”与“穷”,“兼”与“独”构成了两对反义词。“达”意味着通达,引申为事业的成功和运势的高峰;“穷”则代表困顿、失意,暗示着人生的低谷与挫折。“兼”含有扩展、兼容的意思,而“独”则意味着单独、专注。前半句强调的是在理想实现的情况下,个体应当广泛地惠泽他人;后半句则强调,若命运不济,处于困境时,应当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自我完善。这段话传达了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责任与个人的平衡观念,强调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和自我修养。
那么,人生理想究竟是什么?在传统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也就是通过读书求取仕途,成为,仕途的高升便代表着成功的“达”;而现代社会,则把“发大财”视为“达”,没有财务上的成功则被视为“穷”。于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若官运亨通、财运亨通,便应当用自己的权力回馈社会,用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反之,若陷入困境,就应当专注于自己的小我,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
这一人生哲学看似合理,且具有一定的道德吸引力。相比于那些通过权力谋取私利、纵情奢华,或是在贫困中铤而走险、不择手段的人来说,这种“独善其身”的思路无疑显得更加高尚。这种思考方式也面临着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达”到底是怎样的程度?多高、财富多少才算“达”?那么,什么样的境遇才叫“穷”?贫困和失意的标准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或清晰的答案。
如果我们真要依据“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路,那么就必须对“达”的程度与“兼”的广度、以及“穷”的深度与“独”的深度做出明确的界定。毕竟,一个人能够达到何种层次的“达”便应当承担相应程度的社会责任。反过来,如果不幸处于“穷”境,那就应该只做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守住自己的底线。若从个人得失的角度出发,人生中的“达”和“穷”便成了衡量“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的重要标准,仿佛只有一方有所成就,才有资格去承担责任,去“兼善天下”。
但事实上,人生的理想与遭遇无论如何变化,个人的社会责任并不因“达”与“穷”的状态而有所改变。在古代的许多哲学思,担当责任、报效社会、服务并不是建立在个人是否成功或失败的基础上,而是从一种道德自觉和历史使命感出发。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写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坚守理想的决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表现了他心系和的情怀;顾炎武更是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强调了每个人在命运面前都应承担起责任。真正的责任感并不依赖于个人的得失,而是一种对、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
在理想实现之时,一个人自然会怀抱更高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职务、财富或才华去回馈社会,帮助他人,造福社会。而在困境时,虽无力做大事,但仍可以以微小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能够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作为社会的公民和的一,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无论是通过实际的贡献,还是通过坚守自己的底线,奉献社会的精神应当成为每个人内心的指引。责任并没有条件,无论如何时刻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