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怎么吃好 知了的嘴巴长什么样子

2024-12-0301:02:33综合资讯1

《未曾吃知了的遗憾》

的饮食习惯向来简单,喜欢清淡素雅,和我倒有几分相似。可是,吃饭的细节一旦展开,便显得大不相同。那天,我们坐在小餐馆里,桌上忽然出现了一盘黑黝黝的小物件,看上去十分陌生。服务员没有介绍菜名,我也懒得问,只顾着和闲聊。反倒是,一看到那盘东西,眼睛一亮,筷子一伸,便开始大快朵颐,一口接一口,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发现了新。

“这是什么?”我忍不住问了出来。

“知了!”不紧不慢地回答。

“什么?知了?那种总是在树上鸣叫的虫子?”我不禁皱了皱眉,心里顿时有些发毛。出于好奇,我夹了一只放进嘴里,细细端详。那东西的脚、翅膀都清晰可见,虽然它已经被油炸过,但依然不难辨认出来,确实是知了,竟然成为了盘中的美味!

“这是谁想出来的,知了竟然能吃?”我好奇地问。

“味道不错啊,怎么不行?”一边说,一边又夹了一只放进嘴里,“我小时候就吃过了。”

听了的话,我也不禁试了一口,结果意外地发现,虽然外表让人不禁生疑,但它的味道竟有些像虾,挺鲜美的。我从未想过,知了竟然也能成为一道美食。在我小时候,听说过有人捉知了玩耍,却从未听说过有人拿它来做菜。

按照常理,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蝉鸣四起的农村,应该对这种生物有所了解。蝉,俗称“知了”,它的清脆高亢,夏日里尤为响亮,几乎成了乡村的背景音。许多古诗中也提到过蝉,尤其是唐代虞世南的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也曾写过一首关于蝉的诗,诗中提到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在这些文人笔下,蝉往往象征着孤高与无奈。

现代人眼中的知了却并不那么讨喜。尤其是雄蝉的,尖锐刺耳,甚至能达到90分贝,响度堪比电话铃声或者电动工具。而且,它们为了求偶,不仅鸣声不断,还会用细长的口器刺入树木吸食树汁。如果大量蝉在同一棵树上作怪,树木很容易因受损而枯死。由此可见,知了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并不讨喜,甚至是对树木的巨大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了确实不算什么“好东西”,吃了它倒也能心安理得。至于我之前没有尝试过,这并非出于对蝉的同情,而只是没想到它居然还能成为一道美味。小时候家里穷,哪里会有这种奇思妙想?我们捉知了,只是为了玩耍,甚至连知了能吃这一点都没意识到。

“当时也只是捉着玩儿。”放下筷子,忽然陷入了回忆,“那时家里穷,根本吃不饱饭……”

说起儿时第一次吃知了的经历,笑容中有些怀旧。那时家境贫寒,早上吃得很简单,到了中午,常常饿得肚子咕咕叫。一天中午,他在家里等饭的时候,肚子实在难忍饥饿,便捉来几只知了,随手丢进了火炉旁的余火中。没过多久,烟雾升起,他用火钳夹出来,拍打几下,还带着余温,便迫不及待地送进嘴里。虽然有些生,但那种热辣的香气迅速弥漫开来,吃下去后,他顿时觉得整个人精神焕发,体力恢复了不少。

尝到了第一次“甜头”后,开始对捉知了上了瘾。为了更多的食物,他不仅天天捉,还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捉蝉的时间越来越长,地点也越来越远。白天、晚上,他甚至爬树捉蝉,动作熟练起来。他自制了捉蝉的工具:一根竹竿,绑上一只白塑料袋,找到蝉后轻轻罩住,一动不动,等它飞起来,便可以轻松捕捉。

“捉蝉其实是件很费脑子的事。”笑着说,“不仅要想办法,甚至要冒点险。”

是的,捉知了并不是轻松的事,尤其是在树上捉蝉,往往伴随着摔伤的危险。回忆起小时候爬树的情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倔强。树越爬越高,胆子也越大,但摔下来的风险同样增加。常常手臂划破,甚至摔伤腿脚,但无论如何,眼前的目标一旦出现,便不容错过。

“摔下来就摔下来呗,反正没摔死也不算什么。”调皮地说,“真正打击人的是,明明捉不到的时候,那个失落才是真正的挑战。每一次失败之后都要重新站起来,分析自己哪里做错了,哪里还可以改进。要有耐心,捉蝉不仅是体力的比拼,更是毅力和智慧的较量。”

听着谈论这些,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其实,我的童年和他并无太多差异。家里也一样拮据,肚子常常是空空的。为何我从未尝试过吃知了呢?如果当年我也曾试过,也许就能体会到那份捉蝉的动力和乐趣了,哪怕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捉蝉的经历也许就成了我的童年记忆。

如今,回想起来,未曾吃知了,未曾尝试过,才是真正的遗憾。毕竟,如果当年有人教我如何捉蝉,教我如何烹制那道美味,或许我就不再是如今这个因错失机会而懊悔的人了。

是时候试一试了——知了,原来并不只是那个夏天的噪音,它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