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赵国学者荀况的《荀子·王霸》一书中。
荀况在书中指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这些国君都是曾经边缘的小国,但他们凭借卓越的领导力,成功威震天下,几乎撼动了中原大地。其原因无他,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够建立起强大的信任关系,这就是‘信立而霸’的真谛。”
根据荀况的分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位君主通过信任和实力的结合,达到了在春秋时期独揽霸业的地步,因而被尊称为“霸主”。这一理论也为后人确立了“春秋五霸”的说法。
而西汉时期的辞章大师王褒,在其《四子讲德论》中提到,除了这五位霸主之外,历史上还有七位具有非凡威望的君主,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魏文侯、燕昭王。值得注意的是,魏文侯和燕昭王活跃于战国时期,因此若将其排除在外,“春秋五霸”的提法依旧精准无误。
尽管“春秋五霸”这一名号已成为历史的共识,具体包括哪些君主,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班固在《汉书注·诸侯王表》中,将“五霸”列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与班固观点相近的《通义》则认为,春秋时期的“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唐代司马贞所作《史记索隐》则有另一版本,将宋襄公替换为楚庄王。
由于《史记索隐》常常与《史记》一同流传,其观点的影响力最大,至今仍是最被普遍接受的版本。至近现代,朱起凤在其《辞通》中提出了微调,他认为应当用郑庄公替代宋襄公,形成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郑庄公的组合。朱起凤的理由是,宋襄公的手腕虽有一定影响,但他在与楚国争雄时终究兵败身亡,显得空有名声而缺乏实质性成就。而郑庄公两度大败联合的周天子诸侯联军,且力图整顿,维护秩序,势力范围虽小,但其政绩被视为更为卓越。
郑庄公的郑国面积狭小,综合实力有限,即便在局部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但与齐桓公、晋文公等人的霸业相比,实在难以并列。
同样,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以及吴王夫差等君主的霸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格局,但与春秋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霸主”相比,其成就显得略微逊色。尤其是吴王夫差,在与晋国的争霸中虽取得了一时胜利,却很快遭遇国亡,未能延续其霸业。
从这些历史事件来看,楚庄王作为一位有雄心的霸主,虽然具有强烈的中原争霸意图,但由于楚国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他的霸业常常被一些人视为异类,难以得到普遍认同。
对于这些争议,清代学者全祖望在《鲒崎亭集外编》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列,他认为“春秋五霸”应当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他认为,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时期的霸业地位无可撼动,其他三位的选定则基于他们在战国与春秋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出色的手腕。
具体来说,晋襄公是晋文公的继承人,他在崤山之战中大败秦军,举贤任能,开创了晋国的辉煌。晋景公则通过一系列战役,如绕角之战、伐蔡攻楚等,打破了楚国的霸主地位,成功使晋国继续保持霸权。晋悼公在其,对外征伐四方,对内尊天子、令诸侯,最终完成了对中原的独霸。
从全祖望的这一观点来看,笔者认为,这种排列不仅符合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也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位霸主的历史地位和实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