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字家族:一朵汉字的花开
张素勤和她的创作——《汉字开花》
在编纂《汉字开花》这本趣味识字读本的过程中,张素勤倾注了十年的心血。为了将这部作品呈现给读者,她使用了超过300张写满笔记的卡纸、校对了足足70万字的草稿、以及重达15公斤的修改稿。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对汉字深刻的理解与执着。
汉字的家族传承:从字根到偏旁
汉字的构造犹如人类的家族传承,每一个字根就是一位“字祖”,这些字根通过不同的组合,诞生出成千上万的汉字。字形的变化、偏旁的增减,犹如一代代子孙的继承与创新。
在这其中,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的教师张素勤,通过对汉字造字规律的深刻研究,总结出了一种独特的识字方式——以“字根+偏旁”的组合方式,将5500多个常用汉字分为不同的“字族”。她通过对字形、字音的精心设计,以及辅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大量汉字,减少因形近字和同音字导致的学习误差。
“戊”字家族的传承
我们熟知的“戊、戌、戍、戎、戒、成”这些字,看似简单,却因形态相似而经常让人混淆。在张素勤的《汉字开花》中,她解释道:“这些字属于戈部,而戊则是它们的‘祖先’。”她进一步介绍,戊字派生出了戌、戍、茂等“子字”,而戍则又衍生出了蔑、篾等“孙字”。
同样,咸字也隶属于戊的家族,它所衍生的感、憾、撼、缄、喊、减、碱、箴等8个字,都是戊的“孙子”。由于咸字家族庞大,它在某个阶段也独立成了一个新的家族。
通过类似的方式,张素勤展现了汉字的家族关系,让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字,通过字根和偏旁的衍生,展现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比如“巴”字,就像一位“父亲”,衍生出“吧、疤、笆、耙、芭、把”等子字,而“把”字则又生出了“筢”这个孙字。这些字背后,都是父母、子孙之间传承的纽带。
《汉字开花》的独特编排:汉字的家庭世界
张素勤的这本字典,采取了与传统字典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编排。在传统字典中,字音相近或字形相似的字往往被分散排列,缺乏系统性。而《汉字开花》则通过“字根+偏旁”的方式,将字形相似的汉字归为一个个“家庭”,并通过清晰的图示展示这些家庭之间的关系。
这本字典涵盖了5500多个常用汉字,并将其分为922个“家族”。在每个“家族”中,形近字和同音字被归为一类,方便学生在对比中记忆。例如,字典把“戊、戍、戎、茂”等字归为“戊家”,并将其与其他相似的字家族进行区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字形之间的微小差异,避免混淆。
书中将这些字形相近的字家族通过彩色图标来区分,红色突出显示字根、字形和偏旁的重要部分,黑色则用来标示其他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书中每个字族的构成都变得既清晰又生动,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字根是花蕊,字的衍生字则是花瓣,形态鲜明,易于记忆。
一个汉字王国的诞生
《汉字开花》不仅仅是一本字典,它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汉字王国。在书中,所有的字家族就像一个个小村庄,每个村子由若干个字家庭组成。这些村庄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字的构成和规律。
张素勤将字典中的“村子”按拼音划分为22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再细分为多个小家族。在这些家族中,字根、偏旁、笔画等信息用红色加以标注,强化记忆效果,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
教学的创新与应用:让汉字开花
《汉字开花》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更在内容和应用上做出了深远的改变。全国优秀教师、许昌市建安区三高原校长何付卿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她认为,这本书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形近字混淆问题,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工具。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授马宝记也表示,《汉字开花》这种基于“家族”概念的编排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增加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这种新的方法,无疑能为中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复旦大学的文学博士贺蕾也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汉字开花》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识字的困惑,更能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汉字背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这本字典,通过独特的编排方式和生动的插图设计,使汉字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它不仅适合中小学生作为识字工具,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甚至是家庭书架上的珍贵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