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到底是啥意思啊 玛丽苏的同人文举例

2024-12-0701:46:02综合资讯0

观影归来,从《海盗5》的影院出来,我听到有人低声议论:“这也能拍成玛丽苏?”

近期,我发现“玛丽苏”这个词不仅仅用来评判影视作品,甚至也被用来评价他人了。

在我某个微信群里,就有过这样的对话:

玛丽苏在这里似乎成了一个含义丰富的形容词,且常常带有贬义。

这让我有些不解,玛丽苏怎么就变成了骂人的话了呢?

在我的印象中,这几年热门的影视作品,很多都是玛丽苏题材的。

比如韩剧《太阳的后裔》,日剧《朝五晚九:帅气和尚爱上我》,以及国内的《甄嬛传》等等。更有名的是启蒙大片《五十度灰》。

这不是我随便说的,有数据支撑。根据艺恩发布的《年轻用户网络视频“看点”数据报告》,玛丽苏剧在年轻用户中最受欢迎。几乎全都是这种剧。

那么,玛丽苏到底是如何做到一面被诟病,一面又广受欢迎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玛丽苏的由来。

如果你搜索玛丽苏,所有结果都会告诉你,玛丽苏源于Mary Sue,出自《星际迷航》的同人文。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这部剧曾经火极一时,它的同人创作文化也十分丰富。

粉丝们喜欢在同人文中设定自己与剧中人物发生些什么,而大部分同人文内容简单粗暴,基本就是一个套路:一位特别出众的女主角,不是头发、眼睛颜色特殊,就是外星混血,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全宇宙的男人都为她着迷。

有个叫Paula Smith的人看不下去了,她写了一篇恶搞文来嘲讽这种设定,给女主起名“玛丽苏”。

如今,“玛丽苏”更多是作为网络用语,用来指代那种以自我为中心、气息严重的角色或作品。

我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看看他们心中玛丽苏是怎样的存在。

受访者A:“玛丽苏不就是那种穿越、帅哥、再穿越,然后继续帅哥的套路吗?也可以理解为中二病晚期,气息十分严重。”

受访者B:“受不了,我觉得幻想可以,但要符合人的基本认知。看了让人觉得过于夸张。”

但也有人喜欢玛丽苏。受访者C:“我其实挺喜欢玛丽苏的,有梦就要追嘛!虽然夸张到不现实,但至少满足了我们的幻想。”

其实一部作品要做到逻辑严密、人物智商在线并不容易。如果做到了这些元素并存其中,那也是好剧。但现在一说玛丽苏,大家就认为是那种不合逻辑的元素集合。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人喜欢看玛丽苏的作品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欲望——想要被爱、想要有钱、想要力量、想要美貌、想要权力等等。就像一样让人感到满足。

不论我们如何评价玛丽苏,它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很多经典作品都有玛丽苏的影子。

比如《简·爱》、《傲慢与偏见》,说穿了就是总裁少爷爱上我。但它们却成了世界经典。

再比如《美少女战士》,虽然剧情设定有些夸张和不现实,但依然吸引了无数粉丝。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和幻想。玛丽苏作品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灰姑娘”式的故事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我们都渴望那种完美的人生、完美的爱情。

所以当我们看到影视作品中的完美情节时才会如此满足和放松。或者我们可以说这种需求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

总之无论你怎样看待玛丽苏它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