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历史回眸——新成立75周年的购物记忆
根据海南日报全媒体报道
现如今热爱摄影的陈绍文常常徜徉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当灵感涌现时,他便会拿出相机“咔嚓”一声记录下瞬间。在他的电脑中,珍藏了众多老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1990年的友谊商场,展现了当时商场的柜台式购物场景。如今,随着时光的推移,海南各大城市商场的内部结构已逐渐演变为回廊式,品牌门店成为主流。
历史图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海口友谊商场柜台购物情景。
商场内部布局的变迁,正是人们购物方式转变的缩影。开放以来,海南人的购物习惯、地点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柜台到超市的购物
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柜台购物”或许显得有些陌生,但在海南省旅游投资集团下属的海南明珠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小颢的回忆中,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购物方式。
柜台购物作为传统的购物形式,曾在老街和百货公司中盛行。商品被展现在柜台内或台面上,吸引顾客的目光。像手表、首饰这样的小件商品,通常会被精心放置在展示架上。虽然如今仍有不少珠宝店保留了柜台的形式,但柜台购物已不再是主流。
顾小颢介绍说,柜台购物的最大特点就是顾客“看得见但摸不着”商品。在过去,市民需前往柜台前与售货员交流,了解商品详情后进行购买。这种模式下,顾客对商品的体验有限,且可选商品种类相对较少。
随着2000年后各类连锁超市的兴起,货架式的自助购物成为新潮流。回忆起宜欣广场大润发超市开业时的场景,陈绍文仍感慨万千。当时,为吸引顾客,超市还开通了免费接送班车。
购物中心与商业综的崛起
市民游客购物需求的演变,正推动商业形态的变革。从百货大楼到购物中心,商业主体不再局限于商品销售,而是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向转型。
海口的百货大楼于1958年开业,是一座集批发与零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厦。过去主要销售的是日常用品如衬衫、凉鞋等,而高端商品如手表、缝纫机等也备受瞩目。
随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变迁促成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自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商场的经营模式日益多元化。诸如海口明珠广场这样的购物中心引领了新的潮流。其宽敞的空间、明亮的购物环境和丰富的商品选择都重塑了人们对购物的认知。
近年来,海口等地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商业综,如吾悦广场、友谊阳光城等。这些综在满足不同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六旬老人拥抱线上购物潮
居住在海口市振兴南路的黄丽珍老人就是众多线上购物爱好者的代表。她经常在手机上购买蔬菜、水果以及孙辈们的衣物等生活用品。
“我喜欢在家带孩子,没空出门。”黄丽珍表示,“我会在微信群里购买食材,而在京东、淘宝等APP上购买衣物和鞋子。”她认为网上的商品选择更多样化,而且可以轻松比较不同产品并享受退货服务。
进入21世纪后,海南人的购物方式已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传统零售业的多元化升级。
例如邱先生在海口国瑞城附近经营的餐饮店,主要靠线上订单支撑。他们的主打产品卤肉饭套餐在中午时段几乎全靠外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