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少妈妈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早教热”的潮流中,都想要为孩子报名各类早教课程,不惜花费万元起步的课程费用,仿佛不这样做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位负责任的母亲。
一、早教不是提前教育
对于“早教”的认知,很多人容易将其与识字、数学等学习活动划等号,然而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早教”指的是个体发展早期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孩子0至6岁期间的教育。它并非提前教育,而是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基础的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内涵
每个家庭都应重视早期教育,因为人的成长不能脱离教育。在认识到教育重要性的今天,我们更需以平和的心态来理解早期教育。否认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态度。
早期教育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父母的成长,二是孩子从外界获得的成长机会。
父母的成长主要是指父母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元素。孩子也从外界,如幼儿园、学习机构等获取成长机会。(我谨慎地使用“学习”一词,以免引起误解,因为一提及学习,人们往往会狭�义�地认为是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
德国在幼儿教育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强调孩子作为社会自然人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如参观消防队、认识交通信号灯等。德国教育也注重让孩子接触各种乐器。
而在,艺术在早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早教的基础是父母自我成长
父母对教育的看法,以及个体发展规律的学习,都是进行正确选择的前提。孩子的成长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上,所有的教育选择都是父母思想的体现。如果父母不能自我成长,就可能对早教产生误解。比如将早教等同于单纯的知识学习,或完全忽视早教的重要性。
父母必须进行学习,这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父母正确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四、选择合适的早教执行者
父母是早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单纯依靠父母完成全部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早教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第三方的协助执行,而这个第三方应与父母的特点和能力形成互补。
例如,一个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玩耍的父母可能需要亲子班来教授技巧;而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可能就不需要额外寻求第三方来满足孩子的艺术体验需求。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可能需要考虑老人或阿姨的照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而由全职妈妈或爸爸照顾的孩子则可能在这方面较少需要担忧。
不同家庭环境和资源决定了孩子成长需要的不同方式。父母应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孩子成长的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权衡。这既是一个补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选择的过程。
近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的是,我们应提高思辨能力,不因他人的反对而反对,也不因他人的赞成而盲目赞成。在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时,我们需要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无力之处;同时也要客观分析孩子成长需求和我们自身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经过全面的思我们才能有质量地进行选择具备教育审美能力从而甄别出哪些早教机构真正符合自己家庭的需要。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游戏。”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应当深入追问这样的陪伴应当是什么样的?是无尽的看动画片的陪伴还是一同观察植物生长做运动的陪伴?哪种更有效?除此之外仅有陪伴足够吗?对于那些父母无法给予的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寻求帮助吗?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依靠父母的陪伴和教导更需要家长调动社会资源与孩子的共同努力完成孩子不断发展的需要保持清醒不盲从理智思考不去追风能选择的家长更需要谦逊并持续完善自我永远在教育之路上保持前进状态!永远在提高自我认识和完善育儿技巧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教育永无止境唯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应当一起成为更加明智、有策略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家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陪伴!让我们共同携手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