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光的指针稍稍回拨,以欣赏那不经意间逝去的细腻之美。
一
当文徵明的《玉兰图卷》缓缓从右至左展开,是否可以感知到这位八十岁吴门宗师的温情与内敛的“羞涩”呢?
或许感觉太过缥缈,那么就让我们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份难以言表的体验——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朵玉兰花。
《玉兰图卷》——文徵明,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画中摄入的玉兰花共计23朵。其中13朵尚在含苞待放的状态,而剩下的10朵中,又有8朵的花瓣或未完全舒展,或因角度问题而未能完全展现其花蕊的魅力。
那么剩下的两朵呢?一朵藏于右侧枝桠的中段,虽只是“春光侧漏”,却在白色花瓣的掩映下,为观者带来了一瞬间的惊艳。文徵明的笔触间流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韵味,直至卷尾才呈现出一朵尽情绽放的玉兰。
那洁白无瑕的玉兰花瓣在春风中舒展,一簇淡紫色的花蕊在春光中若隐若现,为这幅画卷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
在图画的落款处,文徵明诠释了自己的这份“羞涩”。
“嘉靖已酉三月,庭中玉兰初绽,芬芳四溢,我随手描绘此景。文徵明。”
在1549年的三月,文徵明造访无锡华云家时,庭院中的玉兰初绽其芳华,那令人陶醉。他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作。
“试花”一词,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玉兰将绽未绽的美丽瞬间。这或许是一种偶然的美丽,然而当我们细观明代吴门画师们关于玉兰的画作时,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种特别的默契。
三
玉兰在唐宋时期被称为木兰,其中紫色的品种称为辛夷。白玉兰作为盛开时极为美丽的花种,常被画家们作为装饰画的重要元素。它的出现,往往就被命名为《玉堂富贵》。
五代的徐熙也曾以《玉堂富贵》为题创作画作。李渔曾说:“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他赞美了玉兰花的纯净与盛开时的壮观。
李渔也提到,玉兰花的盛开有时会变成一种遗憾。一场小雨就可能让花瓣变色腐烂。他告诫人们要珍惜花开的每一刻。
四
对于自然草木的细腻刻画,北宋画院的写生能手与清代融合西洋画法的宫廷画师们堪称典范。相较之下,明代吴门大师的笔触虽显得简约,却因融入了温柔的情怀而显得格外动人。
文徵明的《咏玉兰花》中写到:“孤根疑自木兰堂,绕砌春风怜谢傅。”道出了对玉兰花的深情与怜爱。
自明代以来,玉兰成为江南园林的重要植物。无论是无锡华云家还是文徵明家中的玉兰堂,都体现了人们对这种花的喜爱与珍视。
他虽曾欣赏过茂盛的玉兰,但更多的时刻却更珍惜初绽的感动。当他在华云家中看到那芬芳可爱的庭中玉兰时,便即兴挥毫泼墨。
正如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时刻一样,有些美好往往等不到完全展现就已足够令人心动。我们应当更加珍惜每一次初绽的感动。
走在上班路上的你若偶然间撞见街角的玉兰花开得正盛,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美好。
(绘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