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2-0922:53:51综合资讯0

可燃冰是否真的是“冰”的代名词?这无疑是许多人在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心中的疑问。

非也!非也!资源君告诉你,可燃冰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天然气水合物”。它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化合物,可以燃烧,因此被形象地称作“可燃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这段视频来深入了解可燃冰的特性。

可燃冰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名字上,更重要的是它巨大的实际价值。

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丰富而高效清洁的能源资源。每立方米的可燃冰能够分解出多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就像是《变形金刚》中的能量块,虽体积小却蕴巨大能量。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远超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且燃烧后不留残渣和废气,更加环保。

而且你知道吗?可燃冰的颜色并不总是白色。

由于其具有高燃烧值、低污染和储量巨大的特点,可燃冰已被公认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这样的神奇物质普通人有可能发现吗?我们得先了解其形成条件。

其关键形成条件如下:首先是低温环境,大约在0到10℃之间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其次是高压环境,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能生成;第三是气源供应,即海底有机物沉淀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以提供充足的气源;最后是适量的水分,这也是形成可燃冰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于这些特定的形成条件,可燃冰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单元内。大约有97%的可燃冰隐藏在300至3000米深的海底沉积物中,而剩余的3%则分布在极地、冻土带、内陆海及湖泊之中。

全球各大洋以及我国特定区域都有其存在。其全球资源量大约为2.1×10¹⁶立方米,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是全世界煤、石油和天然气中有机碳量的两倍。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冻土区。

尽管可燃冰在自然界中呈固态存在,但我们不能像“搬砖”一样直接从海底搬走。因为其稳定性依赖于低温和高压环境。一旦失去这些条件或温度升高,其开采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面临的是加剧的温室效应。因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10-20倍。如果直接从海底搬运而未能妥善处理其释放问题,那么甲烷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输过程中会迅速挥发并加剧温室效应。

还有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因为可燃冰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其形成和分解会影响沉积物的强度从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如何实现可燃冰开采的有序性和可控性是开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经过多年的研究,国际上已经开发出多种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如降压法、热激化法、注入剂法等。

其中降压法被广泛采用,它通过降低可燃冰储层的压力来促使其分解并释放天然气。此方法因产气效率高且经济成本较低而成为主要应用的方法。

历史的里程碑:2017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实现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首次试采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开采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且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

今天我们又传来了好消息!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试采活动中我们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的新世界纪录并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到“试验性试采”的重要跨越让我们为这支优秀的试采团队鼓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