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已明了这样一个观念:宇宙万物都是由更微小的物质构成。对于这些微小物质的尽头是有限还是无限,却始终未能明确表述。
在历史的长河中,部分哲学家坚信物质有一个不可再细分的最终构成单位。这便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均由一种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尽管也有与原子论相左,如佛教中的“一花一世界”观点,但到目前为止,两者都尚未得到任何实验证明。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最终还是得由物理学来解答。在现代物理学的框架下,原子论的思想更得到了支持。
须知,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与古希腊的原子概念截然不同。然而相同的是,基于目前的物理学理解,物质最终都会被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
在量子力学的领域内,物体分解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至今,人类已经发现了61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光子、电子、中微子以及夸克等。
这些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并不遵循牛顿力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完善,量子力学逐渐进化为较为成功的量子场论。
在描述基本粒子上,物理学家们现在都会使用量子场论。量子场论的复杂性源于微观粒子的特性异常复杂。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波粒二象性。
在微观尺度下,粒子既可以表现出波的特性,又可以表现出粒子的特性。这些粒子没有固定的空间位置,而是会散布在不同的位置上,遍布于整个空间中。只有当我们测量粒子时,它的具置才会被确定下来。
测量前,粒子以波的形式存在于整个空间中。尽管我们可以得知粒子的位置信息,但这种信息却是完全随机的。
薛定谔方程主要用于描述粒子的波动性,但它在描述粒子的同时却忽视了其粒子性,因此无法兼顾到狭义相对论效应。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接近光速运动是常见的现象。当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增大,时间会变慢,这就是狭义相对论效应的体现。
为了更全面地描述粒子的运动规律,我们需要同时考虑粒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这便催生了量子场论的诞生。在量子场论中,粒子被视为量子化的波。
由于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既是波又是粒子。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处理这种双重性质会变得相当复杂。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通常将粒子描述为单一的波动性或粒子性。
若将粒子完全描述为波动性,则可以较好地平衡其与粒子性的关系。这种量子化的波动便是粒子在不可再分、不连续的概念下的表现。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这种量子化的波比喻为海面上的波浪。每一个波代表了一个基本粒子。但请注意,海面上的波浪是连续的,而量子场论中的波是不连续的、离散的。
打个比方说,真实海洋中的波浪可能拥有无数种高度变化。然而在量子场论中,波的高度却必须是整数值,比如一米、两米或三米等。这种波不可能像真实海洋那样平静无波;它总是以一种最低能量的状态存在。
在量子场论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新粒子的产生或消失。比如两个一米高的波相撞可能会产生一个两米高的新波并伴随新粒子的产生。这种场景在真空中不断上演着。
量子化波动的海洋是量子场论的核心思想。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对应着一种量子场。在标准模型中,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在其对应的量子场中传播并相互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现代物理学通过量子场论来描述和理解宇宙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构成了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