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萌宝因穿衣受到师长的特别关注。这孩子穿着层层叠叠的衣物,运动起来显得有些不便。老师细心上前,掀开孩子厚重的外衣,竟发现里面竟套了七件衣物:一件外套、一件羽绒马甲、一件毛衣以及四件单衣。这种穿衣方式无疑又是“奶奶觉得你冷”的体现。
在我家也有相似的情况。我的孩子jason的姥姥总是担心他穿得太少,常要求我为他多加衣物。jason从小便怕热,穿多了就会感到不适。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减缓,容易感到寒冷。孩子们如初升的太阳,新陈代谢迅速,稍穿多些便容易感到热。但老人们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为孩子多加衣物以防止受寒。
在育儿过程中,我一直遵循着“孩子穿衣比大人少一件”的原则。此前,网上有一种名为“26度穿衣法则”的穿衣方法颇受推崇。这一法则是由一位中医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他将每件衣服定义为一定的温度,将衣服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加,以达到26度的舒适状态。
具体来说,这种穿衣法是这样定义的:
羽绒服的分薄厚款,薄款相当于6度,厚款相当于9度。
较为厚实的弹力絮棉衣则为5度。
厚羊毛衫4度,棉背心同样4度。
抓绒外套和薄款外套则是3度。
厚棉毛衫2度,薄棉毛衫同样2度。
以北京为例,若今日最高温度为21度,那么所需衣物与外界温度相差5度,因此只需穿一件厚实的弹力絮棉衣即可。而我今天为孩子实际选择的穿着是:一件长袖T恤外加一件薄款单层冲锋衣。这样的搭配既能在早晚冷时让孩子拉紧外衣保暖,又能在中午热时脱去外套散热,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穿着。
尽管“26度穿衣法则”是一种理想的穿衣指南,但实际生活中仍存在许多变数。如环境因素、地区差异、衣服款式以及个体体质的不同都会影响穿衣的选择。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法则。“洋葱穿衣法”也是一种流行的穿法,它倡导根据温度为孩子增减衣物,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地穿上或。
在为孩子选择衣物时,我们要结合当地天气、孩子的活动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来做出判断。如初秋时,可以给孩子穿贴身柔软的和小背心,外罩一件小外套或防风冲锋衣。天气再冷些时,可以内穿多件薄,外加厚款外衣。在北方可能需要及早准备羽绒服,而在南方则需注意室内外温差,备好外套以便在屋外活动时加上马甲保暖。
我们应多倾听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单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判断孩子的冷暖。崔玉涛医生建议孩子应比大人少穿一件或件数相同但材质更轻薄的衣服。我在育儿过程中也是遵循这一原则,但同时也会根据孩子的体质做出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