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少毫升 1ml是15滴还是20滴

2024-12-1023:22:55综合资讯0

危重病患由于原发疾病的严重性,伴有器官功能受损以及基本生命体征的不稳定性,与普通轻症患者相比,在常规治疗及紧急抢救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静脉输液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手段,护理人员在遵循医嘱后配置输注液,如何调节静脉输液的速度对危重症患者至关重要,这一议题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

关于外周静脉方面,常选用上肢和下肢的浅静脉。其中,上肢浅静脉包括手背静脉网、前臂及肘部前面的浅静脉,而下肢浅静脉则主要有内踝大隐静脉及足背静脉。根据静脉输液行业标准推荐,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并需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的静脉。对于患者,应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关于中心静脉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长导管(MC),其位置涉及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这些置管的位置最终使管路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其附近。中心静脉及PICC/MC置管因位置较深,血流速度快,故适用于输注高渗性液体。其快速输液的特点在液体复苏及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输液过程中,通过记录每分钟的点滴数可以控制输液速度,其中15滴约等于1毫升。对于健康且心肺功能良好的情况,输液速度可控制在40滴/分钟。而对于儿童,因其体重较轻,输液速度应控制在20-40滴/分钟之间。对于特殊品如高浓度氯化钠注、葡萄糖注等,因其有渗出风险,故输注时需严密观察血管情况,确保不出现渗出、发红等现象。

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快速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因严重感染入院,需快速输液以补容量。失血性休克患者因外伤导致大量失血,需及时输注血液制品并调整输液速度以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应首先给予补液以纠正血容量不足。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特殊品的输注也有严格的要求。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因左心功能下降,过快输液可能引起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美罗培南等,需采用缓慢给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使用血管活性物的患者,因其物特性需通过带泵输入液并保持低速输注以维持血压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