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探讨的是现代语言中发现的古语事实。我们主要关注口语,而非文章,因为文章中的字词变化往往难以明确界定为“死亡”、“残留”或“”。在民众的口语中,古今词汇的界限最为清晰。
古语的消亡,分为字和意义的消亡。如“奰(bì)”,意为“生气”,在《诗·大雅·荡》中有“内奰于”的说法,如今只说“生气”,不再使用“奰”字。又如“慵”,意为“懒”,在杜甫的诗句“观棊向酒慵”现,如今只说“懒”,不提“慵”。还存在半死不活的字,如“怒”字虽然部分被“生气”替代,但在口语中仍可说“”或“怒气冲冲”。
古语消亡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古代事物现代已不存在,如“禊”字的含义是三月上巳临水祓除的仪式,因现代无此风俗而渐被弃用。二是新字的产生替代了旧字,如“怕”替代了“惧”、“裤”替代了“袴”。三是同义字的竞争中,一方胜出,如“狗”战胜了“犬”。四是双音词的产生使单字的意义变得模糊,如从“渔”变为“打鱼”。
除了消亡的古语,还有一类字在口语中似乎已死,但在特殊用法中仍有残留痕迹。例如,“非”“此”“其”等字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仍会出现。还有一些古语的意义在口语中完全消失,但在书面语或特定语境中仍能感受到其影响。
古语的残留和是语言发展的有趣现象。的原因包括双音词的产生、外国词义的翻译以及新事物命名等。双音词的构成往往借助已死去的同义字,如“皮肤”“思想”。外国词义的翻译有时借用古义来适应人的表达习惯,如“绝对”“高原”等词的古义借用来表达新的概念。新事物的命名也常借助古义以产生特殊意义,如“警报”“贷金”等。
了解这些古语的死亡、残留和对于青年作文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应深入理解这些古语在现代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因误解或误用而产生的别字错误。对于残留和的古语,尤其需要彻底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以上提到的别字错误包括古语残留产生的别字如“别署”“鐘情”,以及古语所产生的别字如“决对”“滋料”等。了解这些并避免使用错误的字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