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字,源自“召”字并添加了提手旁意符,以作区分。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召”字有两种字形,一种较为繁复,其上似两只手,中间为简写的“召”,下方则像一个底座上放置着酒尊。
古时,宾主之间的交往并非直接进行,而是通过宾介,也称作“绍介”,来进行引见。绍介在宾主相见后,并非无所事事,而是继续在宾主之间周旋,为他们斟酒服务。就像现代以茶待客一样,古代则是以酒待客。
徐中舒先生推测,在宾主通过绍介相见后,绍介可能站在酒尊旁,用酒浆招待宾主饮用。“招”字的初文可能是“绍”,而“呼唤”为其引申含义。“召”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被用作地名和人名。
《說文解字·手部》中对于“招”的解释为:手呼也。即从手作召。
段玉裁注解道:不只可用口召唤,亦可用手。
使用口召唤人过来时,则写作从口的“召”。而添加了“提手旁”的“招”,则表示用手势召唤人过来。
两者在含义上存在细微差别。
文献选读部分: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中提及:“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这里的“招招”即为用手召唤之意。
关于“招摇”,在《淮南子·時則訓》中,不同月份其指向的星宿各不相同。如孟春之月指向寅、仲春之月指向卯等。此处所提到的“招摇”,即指北斗七星斗杓端部的摇光星。
摇光星是北斗七星中一颗明亮且容易找到的星。古人以它命名“招摇”,意在告诫后人不要过于招摇显露,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成语典故部分:
成语“招摇过市”意为张扬、炫耀。指在人多的地方故意引人注意。
《史記·孔子世家》中记载:“靈公與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摇市過之。”
另一成语“满招损,谦受益”意味着自满会招致人嫌弃,而谦虚则会让自己受益。这是天道人心的自然规律。
《尚書·大禹謨》中记载:伯益对大禹说:“只有德行可以感动天,无远弗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带来益处,这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