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联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2024-12-1401:59:19综合资讯0

扬州之联,故事流传。扬州,这颗镶嵌在江苏大地的明珠,自古以来便是的一处胜景。它位于江苏中部,紧邻长江北岸,水系丰富,湖泊河流交错。大到长江、京杭大运河,小至小秦淮河、瘦西湖等,这些水系都赋予了扬州独特的韵味。如此多的水域之中,扬州的桥更是独树一帜。大到如五亭桥、二十四桥,小到巷陌之间的木桥、石桥,其数目众多且各有千秋。

每当谈及扬州的桥,便有数不尽的故事与韵味。据传,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途经扬州,看到这如诗如画的桥景,不禁触景生情。他踏着古桥漫步时,偶遇了著名的文人郑板桥和王安石后人的题词痕迹,又加上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他心境的相得益彰,竟不由自主地构思出了一副上联:“板桥曾巩王安石”。

此上联一出,不仅令当地的文人们深思冥想寻找下联的应对之词,也引发了世人的无限遐想。乾隆与身旁的纪晓岚对话间也难住了这个千古难题。

为何此联难以应对?不仅仅是因为联句中融入了“郑板桥、曾巩、王安石”三名古代才子名号的大意意境相匹配,而且其中的文字技巧同样深不可测。尤其是“曾”字的应用:人名之时为四声音的zēng;对联中的妙用却转为céng的平声之字。这样使得找出一个韵脚平仄相对的佳联难度加大许多。

数百年的光阴飞逝,虽有众多才子智者纷纷尝试接下这一绝联,但始终无人能对出完美匹配的下联。直到如今,这一上联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期待着某一天有智者能给出绝妙下联。

对联:

上联:板桥曾巩王安石

下联:墨客杜牧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