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在探讨生物实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需要验证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当谈及此,大家是否想到了酵母双杂交这一经典方法呢?
实际上,许多朋友都曾对此方法有所耳闻,但可能对其实验的具体原理和操作不够清晰。小薇今天就与大家一同深入探讨酵母双杂交的奥秘。
理解了原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
我们将已知蛋白作为诱饵(bait),构建在BD载体中并表达BD-bait融合蛋白;将待测蛋白作为猎物(prey),构建在AD载体上并表达AD-prey融合蛋白。如果诱饵和猎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BD和AD就不能结合,下游的报告基因也就无法被激活。这里的报告基因可以是营养缺陷等基因,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酵母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互作。
接下来,让我们以一篇文章为例来具体解读酵母双杂的操作和结果。
该文章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旨在筛选可能与暹罗炭疽菌CAP20蛋白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构建了包含CAP20基因的诱饵质粒pGT7-Cap20,并通过一系列酶消化确认实验确认了质粒构建成功。随后将此质粒转化到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并利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筛选。通过、培养、筛选等一系列操作后,共获得了16个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与CAP20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文章中还提到了实验的对照设置。其中,pGT7:P53 + pGADT7:Rec-T为阳性对照,用于验证实验系统的有效性;PGT7 + PGADT7则为阴性对照,用于比较实验结果。通过观察酵母在两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哪些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