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虞世南 古诗 蝉 注音版

2024-12-1501:30:44百科知识0

每日诗词——唐代虞世南《蝉》的欣赏

赏析一首唐代大诗人虞世南所著的《蝉》,古诗流传千年,诗人借此虫声吟咏的佳作更令人感慨。

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以平声东韵,韵脚落在“桐”、“风”二字上,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虞世南,字伯施,不仅擅长书法,更在诗文上有着卓越的造诣。唐太宗曾赞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

【品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此言点出了虞世南笔下蝉的高洁品格。

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指出,咏物诗需确切描绘此物,同时更需遗貌得神。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是诗人自我心声的抒发。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提到,同样写蝉,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展现了清华之人的情操;而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则透露出患难之人的悲凉;李商隐的诗句则流露出牢骚之人的情绪。比兴手法在此诗中得到了多样展现。

诸多文人墨客如刘拜山和富寿荪在《千首唐人绝句》中对同是写蝉的诗歌做了细致的比较。他们指出了每位诗人处境不同,因此即使同为咏蝉,其兴寄也各具特色。

【延伸阅读】

唐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为我们展现了另一层面的蝉的意象。

西陆的蝉鸣唱起,身为南冠的骆宾王思乡之情深重。他的诗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等描绘更显出被之人的无奈。

李商隐的《蝉》则表现了其孤独寂寞的境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等句传达了其孤独落魄的情感。

而贾岛的《病蝉》则是以病蝉自喻,道出了身处困境的酸楚与无奈。

虽然同为咏蝉之作,但每位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境界各不相同。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