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生活习性独特,它们惧怕阳光,常常在阴暗、温暖、避雨且空气流通的环境中生活。在午后的绿道旁的排水沟里,我多次邂逅了体长大约12cm的大蜈蚣,这让我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手机镜头,我记录下了这些有趣的发现。从小便对蜈蚣有所了解,经常在老屋的墙角或砖缝中见到小蜈蚣,但像这样长达十多厘米的大蜈蚣,我却鲜少遇见,因此也对其产生了更多的敬畏感。
蜈蚣被誉为传说中的“”之一,具有一定的毒性。那么,你是否好奇蜈蚣是如何进行攻击的呢?不同于蝎子的毒尾针或蛇的毒牙,蜈蚣的毒液是通过其脚部特殊的结构注入的。这一知识是在我深入研究后才发现的。
在生物分类上,蜈蚣属于多足纲。其第一对脚呈现出钩状,锐利且具有毒腺口,外层还包裹着坚硬的甲壳质。人们常称其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当蜈蚣受到威胁时,它能通过这对特殊的脚部释放毒液。
蜈蚣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尽管其食物范围广泛,但它们尤其偏爱捕食昆虫类,如青虫、蜘蛛和蟑螂等。有趣的是,在绿道边的排水沟中与蜈蚣相遇的几次经历中,我甚至目睹了一次它正在进食刚捕获的蝉。
在传统中,蜈蚣被称为“天龙”。它的身体呈扁平长条形,由22个环节组成。头部两节为暗红色,具有一对触角和毒钩。背部呈棕绿色或墨绿色,并有光泽和纵棱。腹部则为淡或棕。每节体侧都有一对脚,呈或红褐色,弯曲成钩状。这些钩状脚能毒液。
我所拍摄到的这只红头、黑身、黄脚的蜈蚣,经过辨认,应该是少棘蜈蚣,也被称为金头蜈蚣。它是模棘蜈蚣的近似种,体长在110~130毫米之间。这种蜈蚣主要分布在和日本,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常见。在传统医学中,少棘蜈蚣被视为重要的中材,具有熄风解痉、消肿解毒的功效。
这些通过手机和自拍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记录了我与这些特殊生物的相遇和观察。拍摄地点位于福建三明的绿道旁,这里成为了我与这些生物的邂逅之地。
蜈蚣是一种既神秘又具有独特生活习性的生物。通过我的观察和记录,希望能够对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生物提供一些帮助。
拍摄工具:手机+自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