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详解】
“笔走龙蛇”一词源于唐代的书法艺术,用来形容书法风格洒脱,同时也指书法速度极快。在句中,它通常担任谓语的角色。
此成语的出处可追溯至唐代李白所作的《草书歌行》。诗中描述了龙蛇般矫健的笔触和迅捷的书写速度,后世因此总结出了“笔走龙蛇”这一成语。
【成语深层含义】
怀素笔走龙蛇的故事背后,不仅展现了其书法技艺的精湛,更传递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当技艺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时,便会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小技巧,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并有可能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
【成语的具体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笔走龙蛇”常被用来形容书法家挥毫泼墨时的矫健笔势,以及他们那迅捷的书写速度。如宋代的林季仲、钱处仁、石孝友等诗人,都在各自的诗作中运用了这一成语,以赞美书法艺术的魅力。
自唐至今,“笔走龙蛇”这一成语一直被广泛使用于文学作品中,不仅在诗歌中有所体现,还在散文、辞赋等多种文体现。
【成语典故详叙】
在唐朝的一个秋天,贺知章的府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席间,一位名叫怀素的少年僧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怀素是玄奘的弟子,以其豪放的草书而闻名。贺知章介绍说,怀素虽然出家不戒酒,但他写下的草书却是一绝,深受人们喜爱。
酒过三巡,贺知章提议请谪仙李翰林作诗以记盛会。李白欣然应允。他提出需要怀素即席挥毫以助诗兴。怀素应邀而动,运笔如流水,草书如龙飞凤舞。
怀素原本叫钱藏真,是长沙人。他为了练字下了极大的功夫,甚至以院中的芭蕉叶为纸进行练习。久而久之,他使用的废笔堆成了山,他称之为“笔冢”。怀素不仅字写得好,还喜欢饮酒。酒后的他更是运笔如神,无论是墙壁、还是自己的衣服,都成了他即兴挥毫的画布。
在一次宴会上,怀素展纸研墨,援笔而书。他的草书如龙蛇般游动于纸上,字迹矫健、气势磅礴。李白当场吟诵道:“怀素的草书如龙飞凤舞,笔下生风。其书法之妙,令人叹为观止。”贺知章亦赞叹不已:“怀素的书写确实如笔走龙蛇啊!”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笔走龙蛇”这一成语的经典出处,也成为了后世对于勤学苦练和书法艺术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