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除夕与春节之间的渊源可谓深矣,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逐疫驱鬼”习俗。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与春节相接,更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得到了传承。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傩戏图”的描绘,而宋代的“大傩图”更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写照。
“除”字原意即为“交易”或“去除”,“夕”字则指代“夜晚”。特别地,除夕这一日通常落在腊月三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年三十”。在这一夜,人们会选择“通宵不眠”,俗称“守岁”,以此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从字义上看,“除”和“夕”合在一起,可解释为在一年的尾声之夜,摒弃旧的迎接新的,驱走邪气以带来清新之气。如此,春节与除夕虽有相通之处,却也有其独特之处。事实上,春节这一概念在某些层面上确实可以涵盖除夕,如人们常说的“过了腊八就是年”,而这个“年”在现代则常被称作“春节”。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亲属关系,人们从新年伊始便在不同的时段走亲访友。例如,有些地方在初二会前往娘家探亲,初三则多是拜访姑舅姨等亲戚。
在中间,除夕夜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大年夜”。而这一天则被称作“大除日”。部分地区还会将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这体现了人在时间上的细致划分和对于节日的重视。
从古籍记载来看,“除夕”这一概念的出现可能晚于春节。目前所知最早提及“除夕”的文献是西晋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书中记载,“至除夕时,人们会守岁至次日凌晨。”这充分说明了除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除夕落在腊月三十,但也有腊月二十九的情况。这是因为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既考虑太阳的运行也考虑月亮的运行。为了弥补日月星辰运行的时间差,历法中便有了平年和闰年的设置。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既有三十天也有二十九天,而以三十天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