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说 腊八节的来历

2024-12-2401:46:24常识分享2

今日,农历的腊月初八,是中间传统节日——腊八节。有句老话说“腊八节后临近新年”,这就代表着春节的脚步愈发近了。

在周五这天,青岛市北区的水清沟街道社区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联谊活动。社区居民们齐聚一堂,共同熬制腊八粥,以此方式迎接腊八节的到来。

自古以来,腊八节便是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之日。这些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及井神等,人们借此祈求丰收与吉祥。据《礼记·郊特牲》所述,腊祭实为“年终岁末,集合万物以供享之仪式。”夏时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其为“清祀”,周代又称之为“大蜡”。因其在十二月举行,故而该月被称为腊月,而腊祭这一天则称为腊日。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三个版本。

腊八节的三个传说

传说一:牧女乳糜救佛祖

在众多的传说中,最为广泛流传且被广泛认可的,是牧女以米、栗等熬制的粥拯救了正在修行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传说中,释迦牟尼在深山六年,一度瘦弱无力。一日沐浴后,因体力不支无法返回岸上,幸得一位牧女将他救起并赠予一碗粥。佛祖食后精神大振,终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

自此以后,佛教弟子将此日称为“佛成道节”。每年的腊八节这天,会用香粥供奉佛祖并布施给世人。这也影响了民间逐渐形成了在腊八节喝粥的传统习俗。

传说二:怀念忠臣岳飞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的忠臣岳飞而设立的腊八节。

传说三:明太祖朱元璋与腊八粥

第三个传说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在中受尽苦难,一个寒冷的冬日里,他从老鼠洞中发现了红豆、大米、红枣等谷物。他将它们熬成了粥,因为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称此粥为“腊八粥”。

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成为皇帝后,他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并正式命名那天的杂粮粥为“腊八粥”。

尽管对于腊八节的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传说但不变的是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承继。

无论哪种说法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祖先、神灵及节令的一种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民间风俗与文化传统的不懈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