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利欲熏心
【成语注音】lì yù xūn xīn(注音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成语释义】利:指物质利益或私利;欲:指欲望或贪念。熏心:指被私欲蒙蔽了心智,导致理智丧失。此成语比喻因贪图私利而丧失理智,为利益所驱使而做出糊涂事。
【近义词】见利忘义、贪图私利
【反义词】清心寡欲、见利思义
【成语出处】源自于古代文献或典故,象征着人们因追求物质利益而失去理智的普遍现象。
【成语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而不断发动战争。其中,赵国与秦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尤为惨烈。当时,赵国平原君听闻邻近的野王城池的防守因而力量空虚,故可以轻松取得此地并占有其中的物资与资源。平原君虽理智地考虑过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付出的代价,但他仍被眼前巨大的利益所迷惑,心生贪念。
于是,平原君不顾众多谋士的劝阻,执意派遣兵马占领了野王城池。这一举动引起了秦国的强烈反应。秦国大将白起率军猛攻赵国,并最终在长平之战中大获全胜,赵国损失惨重。这一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一役,也为后人留下了“利欲熏心”这一警示性的成语。
【成语寓意及启示】
这则成语告诉我们,追求物质利益和满足私欲是人之常情,但过度追求则可能使人丧失理智和判断力。在面对巨大的诱惑时,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力,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否则,就可能像平原君一样,因贪图一时的私利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利欲”熏心。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更要注重道德和正义的价值观,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和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