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虽然直接用数字来表述年龄,如1岁、10岁、40岁等,这种方式简单明了,却似乎少了些“韵味”。对于一些陌生人询问年龄,有时回答起来确实会感到有些尴尬。那么,古人对于年龄又是如何称谓的呢?
幼年时期
度:婴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天。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指1岁婴儿学语的声音。
孩提:指2—3岁的儿童,尚在襁褓中。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的时期。
儿童时期
总角: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指数之年:均指9岁的儿童。
黄口:10岁以下的孩子。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中提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开始接受外师的教育。
少年时期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jí jī):女子15岁时举行的礼。
青年及中年时期
成童:指15或稍大的青少年时期。
花信年华:女子24岁,寓意青春年华。
而立之年、始室、克壮:均指30岁的壮年时期。
不惑之年:40岁,意味着对人生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老年时期
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均指50岁的老年人。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60岁,意味着人生已经历了一个甲子。
古稀、耄耋之年:泛指老年,尤其70岁以上。
喜寿、米寿、茶寿、期颐:分别代表特定的年龄,如77岁、88岁、108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