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谢师宴”的举办,我们并不持反对态度。当弟子在多年后自力更生、事业有成时,回想起老师当年的与栽培,邀请老师共进餐叙旧,是一种师生情谊的体现。这种宴请的举办需谨慎考虑。
对于中学毕业生而言,他们所举办的“谢师宴”往往以家庭的经济支持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啃老钱”。作为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跟风,拒绝虚荣之风的侵蚀。若教师接受了学生的宴请,便可能无形中默许了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可能还会激励其他学生家长仿效举办类似活动。
有些学生和家长因社会压力或从众心理而选择举办“谢师宴”,然而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作为教师,他们应勇敢地拒绝这种宴请的邀请,即使这可能会暂时让学生和家长感到不解和困惑。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理解和敬意终将到来。
教育行政部门若能相关,如禁止教师参加“谢师宴”,并提供一个拒绝升学宴请的正当理由,这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寻求更文明、高雅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此取代单纯的“谢师宴”。
时下,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让感恩教育得以彰显。只有让感恩的载体更加丰富,行动更加多元,我们才能真正告别“谢师宴”的片面形式。频繁的“谢师宴”不仅在社交场合现频繁,也引起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看,谢师宴的举办应当审慎。当学生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这种宴请似乎过于张扬,可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以为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一切顺利,未来一片坦途。这种观念的灌输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初,“谢师宴”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仍然需要传承。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更为恰当的表达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纵奢侈消费。相反,我们需要理性消费,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